放大圖片
路透熱點透視專欄作家 Katrina Hamlin / Peter Thal Larsen
本專欄新鮮出爐的「茶葉指數」(Tea Leaf Index)表明,中國經濟各領域成長速度快慢不一。對科技、服務和消費商品的需求,正在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傳統主力產業,如重工業和建築業則依然疲弱。
外界對中國官方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普遍不信任,所以投資者一直在尋找其他經濟表現指標。茶葉指數可在觀察中國經濟發展方面提供另類視角,由10個精選指標匯總編制。這個互動圖表(見圖)讓使用者選擇他們認為提供最佳角度的輸入數據。
經濟增長傳統主力弱
前五個數據抓的是中國經濟增長傳統主力。出口是製造業的快速縮影;鋼鐵生產是重工業的風向標;新住宅地產投資很重要,因為建築業可創造就業並推動城鎮化。
鐵路貨運量可提供一個觀察內地經濟的視角。另外,北京污染程度則可指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活躍度,並提醒人們經濟過快增長有可能不利健康。
新增長點邁歷史高點
另外五類數據則聚焦於較新的增長點。零售銷售可測量中國消費者信心;內地航空客運量則是旅遊和商業活動的標尺。公司發債發股可揭示金融市場,而不是國有銀行在配置資金方面正在發揮多大作用。
科技領域同樣重要,儘管科技業瞬息萬變,因而不易衡量。我們選擇了騰訊控股(0700)股價。騰訊的微信軟件幫助超過5億中國網民交流、購物及享受本地服務。
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反腐運動是另一個重要指標。根除腐敗應該能提高經濟增長的效率及公平性,儘管對犯錯受處罰的擔憂可能會使官員不願批准新項目。中國媒體提及「貪腐」和「打蒼蠅╱打老虎」字眼的次數,則透露出習近平反腐運動的走勢。
目前,茶業指數的走勢暗示,中國傳統的經濟主力已停滯不前。若勾選前五類指標,則茶葉指數已跌至低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高峰時的水平。如果選擇另外五個指標,則指數目前正接近歷史高點。
壞消息是服務和消費領域現在還不夠強勁,不足以彌補較傳統領域疲弱的影響。這10項指標的8月整體指數為112,為兩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
從長期來看,中國政府或許願意為了經濟增長品質而犧牲速度。不過就目前來看,茶業指數顯示形勢並不理想。■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