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姚浩然
香港入境處數據顯示,今年黃金周內地訪港旅客數目增長速度再有下跌趨勢,按年僅升2.3%,相比2014年的十年低位6.8%有明顯下降。雖然內地訪港人數仍然上升,但零售銷售未見好轉,主要因為旅客消費模式的轉變。在以往的長假期,香港因為簽證方便成為內地同胞的熱門旅遊點,隨着更多國家向內地開放簽證,香港面臨更大競爭,有很多高消費的內地人已選擇前往其他國家旅行,國家旅遊局統計顯示,日本、韓國、泰國等周邊國家出境遊市場表現火爆,美、俄、法、意等長線遊大幅增長。隨着高消費群向外走,來港的內地旅客大多轉型至中低消費群。
黃金周內地來港人數上升,但香港酒店業主聯會數據顯示,在酒店房價按年下跌約15%至20%下,入住率卻只有約八成。這除了再次呼應旅客消費轉型外,亦指出旅客來港可能只作短期逗留。近兩年,內地旅客訪港的意慾減小,對香港經濟效益的影響日漸顯現,間接導致商舖業主減租。本港的一線商舖租金在9月已大幅下調30%至40%以留住租戶。香港經濟環環相扣,服務業、地產和金融為本港經濟主要動力,預計本港未來一兩年內經濟難拾高增長,投資者暫避本地相關股份。
受惠美延遲加息
儘管黃金周數據未如理想,港股走勢卻明顯有所好轉,突破22,000點水平,主要由於美國延遲加息,巿場避險情緒降低,投資者風險胃納增加,利好亞太區及新興股票巿場表現。多種弱勢貨幣印尼盾、馬來西亞令吉、俄羅斯盧布及巴西雷亞爾更出現明顯反彈。自第四季開始,內地推出救車市及樓市政策,相關行業升勢凌厲,投資者追貨意慾強勁。市場已開始留意五中全會上會否有其他潛在推出的刺激經濟政策,巿場推斷關乎家電下鄉、環保新能源政策推出的機會較高。
短期留意政策股
上周六,中國央行更推廣信貸資產再貸款試點,將上海、天津、遼寧、江蘇、湖北、四川、陝西、北京、重慶等9省(市)納入試點行列。此舉有助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擴大「三農」、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內地上證綜合指數昨日突破3,200點水平,刺激港股繼續上試短期高位。筆者認為,短期可留意受惠內地刺激經濟政策行業,惟「十三五」規劃公佈後,投資者應更關注第三季季度業績表現,將焦點落入股票基本面上。■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