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真懷 新常態智庫研究院院長
對「十三五」發展環境進行總體評估,筆者認為有三點需要特別注意。一要從全球經濟聯繫中進行謀劃,重視提高在全球範圍配置資源的能力。二要堅持問題導向,從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順推,明確破解難題的途徑和辦法。三要突出規劃的約束力,做到可操作,能檢查,易評估。
外部環境不穩定 不確定因素增多
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依然存在,世界經濟增長乏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有的國家濫用WTO規則允許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有的國家使用傳統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提高進口關稅,採取禁止或者限制進口、技術性貿易壁壘等,甚至在刺激經濟方案中提出優先購買本國產品的條款。
另外,地緣政治關係複雜變化,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明顯高於發達經濟體,群體性崛起呈加速上升態勢,全球治理進入一個變革時期。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規則,推動國際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發展,已成為各國共識和行動。
內部環境不平衡問題突出
發展方式粗放,創新能力不強,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企業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頻發。傳統產業的汽車產能過剩12%,鋼鐵產能過剩21%,水泥產能過剩28%,有色金屬產能過剩35%,電解鋁產能過剩35%。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風電設備產能過剩40%,光伏電池產能過剩95%。如此大範圍、大規模的產能過剩,有可能導致工業陷入長期蕭條。
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收入分配制度存在內在缺陷,數據差距為3.33:1,實際差距為6:1。農民地位低,機會少,弱化了這一族群對改革的信心與支持。沿海與內地差距、東中西部差距、省市區之間差距、南北之間差距有擴大趨勢,付出的代價非常大。
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石油對外依存度50%以上,相當部分城市存在缺水問題。水土流失面積達37%,沙化土地佔國土面積18%,耕地逼近18億畝紅線。水污染嚴重,霧霾天氣增多,自然災害頻發。
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收入差距較大,人口老齡化加快,消除貧困任務艱巨。未來5年減貧目標是7,000多萬人口,進入到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越往後減貧越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
國民文明素質和文明程度有待提高。社會思想意識多元多變,精神迷茫,信仰動搖,底線崩塌。一些領域道德失範,誠信缺失,人人自危,陌生冷漠。精神文明建設任重道遠,社會風氣如果不能激濁揚清,經濟方面就算再成功也沒有意義。
法治建設有待加強。憲法的權威性急需強化,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徇私枉法、司法不公等亂象仍然存在,以權壓法、以言代法等情況時常發生,多頭重複執法、選擇性執法、人情執法等弊端屢禁不止。
領導幹部思想作風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有待強化。十八大以來,在中央高壓反腐態勢之下,截至2015年11月15日,共有121名副部以上官員和軍級以上軍官被查處。一套科學合理的幹部制度,將為優秀人才保持和創造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為實現國家發展目標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基於內外環境評估的綜合判斷
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轉向質量效率,結構調整從增量擴能轉向調整存量,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我認為化解產能過剩、優化產業結構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應按照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總要求進行戰略謀劃。
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發展,應對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筆者建議先國內再國外,集中力量把本國的事情辦好,不宜過多分散精力、財力和物力。有必要保持定力地靜下心,優化結構,補齊短板,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
總而言之,發現問題和確定問題的過程,是一個敢為天下先的過程。筆者認為,「十三五」規劃是一個解決以往積累問題的規劃,應當由問題倒逼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深化,需要未來五年尋求突破,開創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