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問
區議會選舉出現了「傘兵」和「本土主義」現象,是偶然發生的?還是有其必然性?有人說,「傘兵」和鼓吹「本土主義」的「新民盟」取得了23個議席,意味着「素人政治」的崛起,造成反對派「碎片化」,是否真的如此?這是一個相當複雜和弔詭的問題。我們說要透過表象看本質,不能被表象所干擾和迷惑。「碎片化」不過是移轉視線,欺騙中間選民。「傘兵」、「政治素人」扮演溫和的角色,雖然嘴巴上更多是講民生問題,表面上與「人民力量」、「熱血公民」等激進組織有所區別,但實際上他們是一丘之貉。
這次區選,反對派有目的地起用年輕人,並且大力推動「本土主義」,對抗「一國兩制」,這股勢力還和「台獨」勢力互相支援,配合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千方百計要實現遏制中國崛起之目的。但是,反對派知道中國實力強大,所以採取兩手策略,先用「傘兵」和「本土派」試探性進攻,又保留主要政黨實力,避免「一鑊熟」。待「傘兵」和「本土派」成氣候,反對派主要政黨就會亮出「命運自決」的大旗。
「傘兵」登台 投石問路
所謂「素人政治」,顯示的是對當前政治體制的不信任。在「佔中」的時候,反對派已經運用過這一概念了。反對派政黨和外國勢力一直站在後面,由「學民」和學聯站在前面。因為幕後大腦知道「佔中」是違法的街頭暴力行動,一定會受到法律的懲罰,所以早就做好了撤退和保存力量的準備,只會犧牲衝在前線的學生。如今,反對派又利用學生,搞什麼「素人政治」,仿效台灣「太陽花革命」,避開政黨招牌,宣稱自己是獨立人士,騙取更多中間選民支持。台灣的柯文哲如是,現在蔡英文的競選副手也挑選沒有政黨背景的「獨立人士」,用意也是在此。
香港反對派也學民進黨的套路。表面上,反對派今後會「碎片化」,實際上不會「碎片化」。相反,外國勢力將加緊對操縱指揮權的控制。「碎片化」不過是表面現象,反對派正在進行更細緻的選舉分工,「政治素人」扮演溫和的角色,嘴巴上更多講民生問題,表面上與「人民力量」、「熱血公民」等激進組織有所區別,擴大政治光譜,吸納不同族群選民。但實際上,「素人」和激進勢力是同道中人。
「傘兵」騙取中間選民支持
「傘兵」和「青年新政」永遠不會撞區,更不會打入公民黨的地盤,協調得非常默契。民主黨有9個選區遭到「傘兵」和「新民主同盟」的「鎅票」,因為這些人都是民主黨的溫和派,並不是少壯派。少壯派絕對不會發生「撞區」的情況。民主黨被削弱,有利公民黨將來吞併民主黨,對民主黨的溫和派「清底」。因為溫和派贊成「民主回歸」,成為了反對派搞「本土主義」的大障礙。推動鼓吹「本土主義」的「少壯派」進入反對派的領導崗位,成為公民黨和民主黨的既定政策。
梁家傑在區議會選舉結束後接受採訪時表示:「世代交替成必然」, 「明年3月公民黨10周年之時發表的新黨綱,定會對『本土』議題有完善論述,與時並進。」這暴露「台獨」和香港的「本土主義」將進一步勾結,利用明年立法會選舉衝擊「一國兩制」。
明年立法會選舉,「本土派」很可能派人出選超級立法會議員和分區直選議員。特別是分區直選,採用比例代表制,「傘兵」和「新民盟」將可以憑藉二三萬票奪取一個議席,本小利大。未來,「本土派」勢必與「人民力量」、「熱血公民」、社民連等在立法會上各有分工,繼續拉布,繼續反對香港與內地融合。
「碎片化」、「政治素人」不過是「本土派」騙取中間選民支持的一種手段,廣大選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慎防被人蒙蔽。而今後反對派的喉舌,肯定也會大力渲染政黨政治的腐敗,大力製造負面影響,把票源驅向「無黨無派」的「政治素人」那一邊,來配合「政治素人」的吸票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