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汪峰(右)在《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片段。 資料圖片
隨着內地《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等愈來愈多優秀的節目出現,讀者朋友或許會有同感,中國沉默許久的搖滾歌曲又重新走進了大眾眼球。筆者認為,這不僅是因為時代進步帶來的轉變,同時也是搖滾詞曲自身散發着魅力的必然結果。
最近,名家談論某種流行文化作品時,都喜歡用一個詞「走心」來形容它的好壞。所謂「走心」就是說:社會呈現某種發展趨勢,而這種趨勢就是以感動別人,照顧他人內心世界需求而成為一種趨勢。或許搖滾歌曲正好滿足了觀眾對真誠的渴望,其歌詞的強烈寫實性及人文色彩,感動了人們的內心世界,做到了真正的「走心」。
歌詞多寫心裡壓力
從80年代到現在,搖滾歌曲從崔健、竇唯、何勇、唐朝走到了許巍、鄭鈞、汪峰,他們帶來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內地改革開放初期,歌曲的音樂旋律受到了外國音樂的極大感染,但是歌詞卻赤裸裸地書寫了人們封閉多時,難以接受外界的痛苦及心裡承受極大壓力的現實。崔健在他那首著名的《一無所有》寫到:
「我曾經問個不休 / 你何時跟我走 / 可你卻總是笑我 / 一無所有 / 噢......你何時跟我走......我要抓起你的雙手 / 這時你的手在顫抖 / 莫非你是正在告訴我 / 你愛我一無所有......」
細細品味,我們便可在歌詞中體會作者當時那種關於愛情與麵包膠着的心理,這顯然也是大部分人面對愛情與現實時,矛盾與焦躁的內心世界寫照。
再看最近很火的歌手汪峰的《存在》,歌詞這樣寫到:
「多少人走着卻困在原地 / 多少人活着卻如同死去 / 多少人愛着卻好似分離 / 多少人笑着卻滿含淚滴 / 誰知道我們該去向何處 / 誰明白生命已變為何物 / 是否找個藉口繼續苟活 / 或是展翅高飛保持憤怒......」
作者通過反覆追問、敲打內心世界,引導思考存在的真正意義,把怎樣才能存在得更好的一個巨大課題,用簡單的語言呈現在每個人面前......
人類發明了文字,文字媒介的價值就是記錄人類文明,表達內在情感。無論是寫歌詞還是寫文章,只要善用文字,表達自我內心世界時,真正的「走心」引起共鳴,才可以感動讀者,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烏蘭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語言傳意學部講師
網址:http://www.hkct.edu.hk
聯絡電郵:dlc@hkct.edu.hk
隔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