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口語考試很講求風度,很多同學都誤解風度就是不搶發言,其實風度還可見於很多方面。 資料圖片
小組討論非常講究「風度」和表達得體的問題,但很多同學可能都會以為風度只是指不要常常搶發言。但其實並非如此。以下將從各方面討論「風度」的問題。
首先,出現兩人同時發言時,如果出現疊聲的情況,同學應該如何處理呢?建議同學第一次時理應禮讓的,而且禮讓時應該表現得落落大方。例如:微笑和做出「請」的手勢。千萬不要讓別人發言後露出一副失落和不甘的嘴臉,這樣會失去寶貴的加分機會。建議同學更應專注地聆聽,因為下一位發言的很大機會是自己。那麼每次都禮讓,不就沒有機會發言了?所以同學在第二次出現疊聲情況時,的確可以選擇不讓。
切勿語氣過激
另一個有關風度的問題,就是要注意發言的語速。尤其遭到同學質疑和反駁時,同學很容易會語速加快,或語氣激動。又或會冒出「我剛才都不是這樣意思」的句子,語帶生氣。同學宜改善用字,例如改為:「我想剛才同學可能誤會我的意思了,我不如再解釋得詳細一些。」至於語速太慢,亦會令人不耐煩。一到考試時,小組討論的節奏都較明快,所以同學稍為中斷了一下,很容易被搶發言。討論的中段,也有同學為發言而發言,但可能因為覺得自己沒有重點,就愈說愈長,拖足一兩分鐘。這樣很容易弄巧反拙。
如以上技巧較難掌握,可以考慮在內容上、用詞上作改善,使自己成為一個得體的發言者。首先,不要使用通識的用語,如:「我很大程度上不同意」、「我某程度上同意」。同意就是同意,立場不宜不堅定。
不過,還是有例外的情況,例如針對以下題目:「行人專用區街頭表演盛行,有人認為這是城市景點,亦有人認為對居民造成騷擾,試談談你的意見。」這一題,其實同學既可以認同是城市景點,同時也認同部分表演會造成騷擾。因為題目根本不是問:「街頭表演是好還是不好?」或「應禁止還是不應禁止」。因此,同學宜特別注意題目的指示了。■劉穎珊 中文尖子
逢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