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文學家左思,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市東)人。父親左熹,字彥雍,出身於小官吏。妹妹左棻,比左思小兩歲,左思母親早死,靠父親撫養成人。左思少年時代曾學過鍾繇、胡昭的書法,並學鼓琴,都沒有學成,他的長相也不怎麼好,還有些口吃。有一天,左熹的朋友來看左熹,無意中談到左思的學習情況。左熹說:「這孩子所知不多,讀的書比較少,不及我年少時。」左思聽了,很不是滋味,便發憤學習,閱讀了很多書籍。左思的妹妹左棻學習也很勤奮,寫文章、作詩都很好,才名遠播。在她18歲的時候,被晉武帝司馬炎選入宮中,拜為美人。於是,左思一家都搬到京師洛陽居住。
當官之便 趁機埋首書堆
左思在洛陽期間,專心準備創作《三都賦》,整個書房堆滿了書、紙、筆。有時深夜偶得一句,便翻身起床記下來。當時,賈謐為秘書監,薦舉左思做秘書郎。左思知道擔任秘書郎,可以閱讀朝廷內部的藏書及各種歷史檔案,這對他創作《三都賦》是極為有利的,所以在任職以後,他經常鑽在書堆中,閱讀了大量圖籍,搜集了大量資料。當時,文壇上的名士陸機也曾打算寫《三都賦》,現在聽說左思在寫,不禁拍手大笑,便寫了一封信給他弟弟陸雲。信中說:「這裡有個鄉下佬竟想作《三都賦》,等他寫好了,把它拿來蓋酒罎子吧!」
十年以後,《三都賦》終於完成了。好多人對這一作品的內容沒有作過研究,就隨便加以議論和責難,這使左思感到很苦悶。便把它拿去給當時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張華去看。張華看了對左思說:「你的《三都賦》寫得好極了,簡直可以和東漢張衡的《二京賦》相媲美。可惜沒有引起社會上的重視。你最好去請一些有學識、有名望的人士評介一下吧!」於是,左思懷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前去拜訪博學多才、享有盛譽的皇甫謐。
皇甫謐讀完《三都賦》也跟張華一樣大為讚賞。並且為這篇賦寫了一篇序言。這樣一來,人們就爭着互相傳抄《三都賦》,使得洛陽的紙價一下子貴了好幾倍。從前那些責難過左思的人,如今都轉過來恭維他,連嘲諷他的陸機在讀了《三都賦》以後,也不得不連連稱讚。
倒楣國舅爺 官運不亨通
然而,左思的官運並不亨通,他雖然與晉武帝攀上了親戚,但左棻是以文才而不是美貌被選入宮的,並未受到晉武帝的寵幸,更不用說晉武帝來提拔這位舅爺了。晉朝的等級森嚴,由於門第的限制,有才能而出身寒微的人只能屈居下位,而世族子弟卻依靠父兄功業竊據高位。左思借題發揮,寫了一首《詠史》詩,來抒發「英俊沉下僚」的不平。「鬱鬱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他用松和苗做比喻,來批評門閥制度的不合理。左思的《詠史》詩共有8 首,名為詠史,實為詠懷。他對當時門閥世族把持朝政的現實感到非常不滿,因而大聲疾呼,抒發了蔑視權貴的反抗精神。詩風雄渾,語言遒勁,高出於當時其他詩人。(標題與小題為編輯所加)
詠史(其二) 西晉 左思
鬱鬱澗底松①,離離山上苗②。
以彼徑寸莖③,蔭此百尺條④。
世胄躡高位⑤,英俊沉下僚⑥。
地勢使之然,由然非一朝。
金張藉舊業⑦,七葉珥漢貂⑧。
馮公豈不偉⑨,白首不見招。
註釋
① 鬱鬱,茂盛貌。
② 離離,下垂貌。苗,初生的草木。這兩句用澗底高大的青松,比喻出身寒門的賢士;用山上矮小的苗葉,比喻出身世族的庸才。
③ 徑寸莖,直徑僅一寸的莖稈。指山上苗。
④ 蔭,遮蓋。百尺條,指澗底松;條,樹枝。徑等之苗能遮蓋百尺之條,也是地勢使之如此。
⑤ 世胄,世家子弟。躡,登。
⑥ 下僚,小官。
⑦ 金張,指西漢宣帝時的大官金日磾和張安世。藉,憑藉;依靠。舊業,先人的遺業。
⑧ 七葉,七代。珥,插。貂,貂鼠尾。漢代凡侍中、中常侍等大官,冠旁皆插貂鼠尾作裝飾。珥漢貂是在朝做大官的意思。
⑨ 馮公,指馮唐,生於漢文帝時,武帝時仍居郎官小職。偉,奇偉不凡。最後四句,雖詠漢代史實,但作者所抨擊的卻是當時的社會。
書籍簡介︰本書精選一百五十多首詩歌,按照朝代順序先後排列,以故事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示著名詩篇的出典和背景,閱讀故事不僅是一個輕鬆愉快拓展知識的過程,也可以幫助理解詩歌的含義,可以加深對古代社會的了解。 ■資料提供︰商務印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