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我看盧姓教授鬧航班事件


趙 堅

西南財大網絡金融中心特聘盧姓教授12月6日在上海虹橋機場美聯航的班機內,拒絕機長的下機要求,導致喚入機場航警,將其強行拖離機艙,並予行政拘留。8日見諸報道後,一時廣為傳播,也驚動央視作出報道,傳遍全國,引起各類媒體幾乎是一邊倒的口誅筆伐。

據說盧氏進入自己持票的經濟艙後,兩次進入商務艙,並在艙裡喝了提供的香檳酒。第二次被乘務員發現時,盧氏提出升艙要求,被告知需要美金6,000元,經過交涉後,盧氏顯然不願支付,便回到自己的原先座位,開始撥打電話和寄發郵件。後來通過他在四川老家的同學、網友等證實,他向他們發出了「求救」電話和短訊,顯然他已經有了危機意識。就在同時,報道說乘務方面向他送達了機長勸離的通知,而乘務員同時從行李箱裡取出盧氏的行李,催促他下機。盧氏拒絕,美聯航報警,航警上機,據說向盧氏出示勸離通知,盧氏戴上眼罩,不予理睬。航警勸告三次後,開始將其強行拖走。從媒體播發的非專業視頻看,盧氏戴在座席的走道上,含糊地聽到一句「我投降」之類的喃喃之語。此外,據報道還夾雜說過「做啥子」、「我是美國人」等等。報道還說,在強行拖離過程中,盧氏口咬腳踢,三名航警受了輕傷。

筆者關注這一事件,一直追蹤其後續報道。在物傷其類的同時,覺得盧氏本人需要承擔最大的責任。他的失態,確實讓斯文掃地。當收到機長勸離通知時,他應該離開;當航警介入時,他更應該聽從勸告離開。但他一再貽誤時機,將自己陷入絕境,最終丟了國內的兼職,並被「人肉」,受到媒體的抄家示眾,喪盡體面,受盡凌辱,代價慘重。應該說從他肇事的大小和程度論,他已經受到了不成比例的巨大責罰。盧氏的學歷和閱歷,應該不至於如此缺乏判斷能力,很可能的合理解釋是他醉了,而且醉得不省人事。在另一則他被拖離機艙後的視頻裡,盧氏坐在輪椅上,被警察推出候機廳,就可以印證,他不是醉了,就是受傷了。

筆者覺得盧氏還是幸運的,因為這事發生在這一美聯航班機的始發地上海,國內的警察叔叔厚德載物,咬不還嘴,踢不還腿。要是在其目的地紐約甘迺迪機場,彪悍的警察一旦介入,盧氏很可能被打成沙袋。盧氏又是很不幸的,要是此事發生在紐約,他很可能被打爆頭,但是絕對不會被如此「人肉」,丟失他安身立命的信譽和名聲。

盧氏所兼職的西南財大,在事件見諸報道的第一時間,就對他做出解聘舉措,據說是為「師德」所不容。西南財大的做法,還獲得不少讚譽,說是「止損」和「敬畏輿論」的大義決斷。筆者深深不以為然。西南財大在媒體對盧氏的一邊倒報道後,逕下結論,將盧氏解聘,「止損」是達成了,「輿論」也滿意了,但「大義」和「正義」何在呢?現在的報道大多是道聽塗說,是對盧氏的缺席審判,如果盧氏清醒後有機會說及事件鏈上斷了的那一節,即對盧氏的升艙要求乘務方到底是如何應對的?我們想像一下,盧氏在等待升艙要求的回應時,有沒有可能喝了乘務員遞上的待客香檳?當他得知升艙費用超過他的想像預算、也很可能超過他一個月的薪資時,他反悔了,不再要求升艙了,有沒有可能其時美聯航航班不樂了。各位看官: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乘務員送來勸離書,而且還搬動盧氏的行李,有沒有可能機長是在偏信乘務員後作出的過度裁量呢?要是日後果真如此的話,西南財大又會何以謝天下父老呢?所以西南財大公關的最佳方式或許是義正詞嚴地譴責這一類不文明行為,但可以加上一句等調查落實之後再做有關處理云云,不是更為穩妥嗎?在釐清事實、最後判決之前,誰都是清白的,西南財大不是有點操之過急嗎?如果說西南財大為了推脫關係,那何必當初呢?

網上對盧氏的撻伐嘲諷,可謂鋪天蓋地,不假辭色。譬如說他只不過是區區一個社區學院的副教授,就如此得瑟。那麼要是他是賓州大或者賓大(籐校)的教授,就可以得瑟了嗎?還有嘲諷他「把自己當塊料,不就當個副教授,在美國誰不知道誰呀?窮,你就別得瑟了。」換句話說,富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得瑟了?這是哪門子的邏輯呀?還有拿他「人肉」出來的英語口音和學生評價說事,暗示他在美國也混得不過爾爾,這就更離題了。很多成年後去了美國學成執教的中國學者,雖然說話帶有輕重不同的母語口音,但並不妨礙他們成功地授業育人和著書立說。至於盧氏「我是美國人」那句最惹人討厭的呼號,很可能也是「三人成虎」的訛傳,即便他高呼過(至少在播發的視頻裡未曾出現),我們是否可以作寬厚想而視作他的醉話呢?

退十步講,就算盧氏不良於行,溜進商務艙,偷喝了香檳,惹惱了乘務方,咎由自取,我們也應該記取孔老夫子的教導:「憎其罪不憎其人」,有必要落井投石、群情激憤嗎?人非堯舜,誰都犯過糊塗,誰都會犯糊塗,多少設身處地,設想如果你我在不巧的時機碰上不巧的遭遇,陷入窘境,你不希望旁人高抬貴手嗎?看着一個同類被一棍子打死,你不動惻隱之心嗎?孔老夫子又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怕對一個定案的罪犯,我們在懲罰之餘,也應該尊重其隱私。「人肉」等於「私設公堂」,跡近「踐踏人權」,這種卑下的「偷窺」心理,得到滿足時可以痛快一時,如果時過境遷,一旦從「看客」換成「對象」,被人置於刀俎之上,成為被操刀的「人肉」,你我也會觳觫而就死地,慘不忍睹吧?

相關新聞
百家廊:我看盧姓教授鬧航班事件 (2015-12-28)
琴台客聚:那管洪水滔天? (2015-12-28)
生活語絲:節日再念老伴 (2015-12-28)
淑梅足跡:愛心校長羅啟康 (2015-12-28) (圖)
七嘴八舌:「無冕皇帝」與無賴 (2015-12-28)
翠袖乾坤:從合唱團看人生 (2015-12-28)
網人網事:007緊追荷里活 (2015-12-28)
百家廊:旁觀「顏值」熱 (2015-12-25) (圖)
雙城記:菊隱劇場(下) (2015-12-25)
此山中:白蘭芝再下一城奪后冠? (2015-12-25) (圖)
隨想國:寶蓋頭的字 (2015-12-25)
演藝蝶影:打醮的戲劇元素 (2015-12-25)
翠袖乾坤:那一點靈性 (2015-12-25)
古今談:高加索人種對遠東地區人種的影響 (2015-12-25)
百家廊:留住落葉 (2015-12-24) (圖)
琴台客聚:潔癖 (2015-12-24)
思旋天地:讓佳節充滿愛 (2015-12-24)
隨想國:由頤字談起 (2015-12-24)
方寸不亂:陰霾下的安檢 (2015-12-24)
翠袖乾坤:同名老店兩奇遇 (2015-12-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