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解放初期,為修建王府井大街上的首都劇場,經費從一百五十億增加到二百三十五億舊幣,折合等於現在二百三十五萬,這在當時可不是筆小數目。報告又打上去了,周恩來閱過,批示「交齊商辦」,齊就是當時的文化部副部長齊燕銘,這下出了差子。北京乃至全國也沒花過這麼多錢修建劇場,還是專門給北京人藝的,那京劇呢?歌舞呢?曲藝呢?引起文藝界巨大波瀾,一碗水擺不平,建劇場的事擱置了。
這一日,周恩來秘書的電話直接撥到北京人藝,總理過問,為什麼外貿部報送的向外國訂貨的清單中,沒有北京人藝修建劇場所要的音響、燈光和通風設備?人藝院長這才得以說明,文化部提出,劇場要由全國政協和北京人藝合建,地址改在西城趙登禹路,建好後兩家共有,其他劇院劇團可以輪替使用,北京人藝認為這樣很不方便,希望能有自己的劇場,但不好和上司爭辯。又是周恩來支持了北京人藝,讓市長彭真與齊燕銘商定,依然在王府井建立首都劇場。
終於,破土動工了。
一九五三年十一月老舍先生編劇、焦菊隱導演的《龍鬚溝》上演,這是北京人藝成立以來,北京和平解放後第一部原創大戲,中央來了不少領導,看到演出水平這麼高,又是描述勞動人民,好像當年在延安看到《白毛女》一樣,都很興奮,可惜由於劇場設備太差,焦菊隱導演的一些想法不能實現,影響演出質量。
這時首都劇場剛動工,建築費已經提高到四百零五億舊幣,向德國訂貨要一百七十億舊幣,領導們說,只要演得出好戲,這些都不是問題。但劇場的歸屬問題還沒有解決,文化部堅持北京人藝只有使用的優先權,沒有專屬權,要收回首都劇場,提出劇場使用一個草案,共四條,首先一條,這個劇場不是專門演話劇的,要各劇團共同使用,還要成立管理委員會,成員是各個劇院的負責人。為了安撫,文化部把「真光」電影院移交北京人藝專用,改名北京劇場。曹禺的新戲《明朗的天》就在這家電影院演出。直到首都劇場在一九五六年建成,才由周恩來出面指示:將首都劇場交給北京人藝使用。在北京首屈一指,第一座宏偉劇場開張演出的是曹禺的《日出》。至今七十年過去,首都劇場仍然是話劇觀眾最喜愛的劇場,來看戲的觀眾不下數十億,但沒有多少人知道它得來的多麼不容易。
北京人藝有了第二間正式劇場值得慶賀,除了紀念焦先生對中國話劇的突出貢獻外,還應該知道,如果沒有焦菊隱先生和人藝前輩所有人共同努力創作的好戲,就沒有首都劇場,更別提第二間、第三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