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健
香港大學部分學生成立 「罷課委員會」,以近乎威迫形式欲迫使校方妥協,接受他們一廂情願的訴求,這班學生表面上提出審視《香港大學條例》,要求檢視行政長官作為必然校監的規定,以及校務委員會成員組成和校委會主席的委任權等。他們背後的如意算盤,其實是欲打破行政長官出任各大學必然校監的規定,一旦香港大學開了先例,其他院校將相繼模仿跟隨,以「遍地開花式」的罷課行動爭取不同訴求,罷課潮蔓延至各院校,癱瘓各大學日常行政運作,繼而衝擊政府管治權威,而反對勢力亦會乘機掌控各大學的資源,為所欲為,令大學淪為亂港大本營。
所謂「罷課委員會」,只是由包括「學聯老鬼」的十數名學生組成,難言代表性,更沒有學生授權。「罷課委員會」卻充斥着熟悉的面孔,包括多次留級的「職業學生」、「佔中」的學界骨幹,令人聯想到「罷課」是要再啟動校園版「佔領」甚至是複製違法「佔領」,延伸荒誕;「罷課委員會」的另一人物,是已報名參選新界東立法會議席補選的「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他的出現無非是為增加曝光,藉機宣傳「排外」和另類「港獨」;「罷課委員會」不乏《學苑》的前任和現任編採人員,尤其《學苑》曾多次鼓吹「港獨」、「革命」等極端意識,不禁令人懷疑罷課是否有政治目的。
這班學生政客,以罷課作招徠,主張抗爭,豐富了自己的「政治履歷表」,卻騎劫了其他學生的利益,事實上,香港大學在最近的國際大學排名亦下跌,這或某程度反映了該校的學術水平下滑,可能與部分學生牽頭搞政治、輕學業,不務正業不無關係。
學生挑燈夜讀才考進大學成為天之驕子,理應珍惜學藉,不要枉費教師的心血,不要辜負父母的期望,要知道,每年政府以公帑補貼大學學費,學生更不應荒廢學業,若發動與社會主流意願背道而馳、有損學生權益的抗爭,這將與大學生的身份不符。
罷課只是政客的把戲,不應是理所當然,政客嘗試把學生拉入政治泥濘,讓抗爭沒完沒了。罷課是消極不討好,發起罷課令社會洞悉到政客的自私, 參與罷課更是逃避學生應有的責任,大學生已是成年人,應尊重大學和自己,並以學業為重,不去應酬罷課的兒戲。杯葛罷課才是大學生應有的態度。
已報名參加新界東立法會議席補選的其他候選人還包括周浩鼎、楊岳橋、方國珊、黃成智、劉志成及梁思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