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之 資深評論員
在今次台灣大選中,由「太陽花學運」衍生的「時代力量」取得了一定成績,儼然成為台灣政壇一股新勢力。在台灣觀選的反對派議員如黃碧雲、梁家傑之流,隨即見獵心喜,表示「民進黨與時代力量在選舉中的協作,可作為泛民與傘兵在9月立法會選舉的借鑑。」民主黨更指未來會與「傘兵」就立會選舉作溝通,希望互相協作下搶更多議席云云。但香港「傘兵」不像「時代力量」般由民進黨栽培、操控,反對派的實力更與民進黨相差十萬八千里,「傘兵」靠攏反對派根本沒有好處,徒為他們抬轎,怎會這麼笨?議席面前,沒有人情可言,反對派想利用「傘兵」恐怕只是一廂情願。
反對派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一是希望與「傘兵」就立法會選舉作出協調,令他們不要「盲目」搶反對派政黨的議席。二是「傘兵」應該學學台灣的「時代力量」,不要攻擊反對派「盟友」,「一味互相否定、批鬥只會自毀長城」。似乎「傘兵」應該好好與反對派合作才是正道。
「傘兵」所得 反對派所失
對於台灣「時代力量」興起,反對派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見到所謂「第三力量」對於選舉的影響力,只要得到這股「第三力量」支持,反對派在9月立法會選舉將可佔據優勢;但憂的卻是,假如這股「第三力量」不聽指令,自行其是,隨時會影響反對派的選舉部署,香港「傘兵」之所得,就是反對派之所失。
於是,反對派想到了一個策略,就是要將「傘兵」吸納,所謂選舉協調,其實就是要他們參與反對派的協調機制,而這個機制本身就是為反對派大黨服務。這樣,「傘兵」將可變成反對派選舉的一路「奇兵」。所以,黃碧雲、梁家傑才會突然想吸納這班「傘兵」。然而,他們打的如意算盤卻是不切實際,竟然希望香港「傘兵」扮演台灣「時代力量」的角色,為反對派抬轎,這種說法不是天真就是無知。
反對派搞錯了一個事實,台灣的「時代力量」是民進黨一手扶植、培養的,多名「太陽花學運」以至「時代力量」的骨幹,都是蔡英文基金會的幹事,是蔡英文身邊的人。這股勢力的興起離不開民進黨的支持,甚至在今次台灣「立委」選舉中,民進黨一些大佬更擔任「時代力量」候選人的經理人或軍師,大力扶持不遺餘力,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在這種情況下,「時代力量」自然要大力配合民進黨的選戰,配合蔡英文的選舉工程。因為,他們根本就是彼此「共生」的關係。
梁家傑政治見解太天真
但香港的「傘兵」卻不然,他們不一定是反對派的人,部分人甚至不喜歡、不認同傳統的反對派政黨,例如民主黨。這些人在「佔中」一役之後成立各種不同的「雨傘」組織,並且在區選中取得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成績。但不要忘記,他們從來沒有與反對派協調,也不會支持反對派候選人,「青年新政」甚至在多個區都與弱勢的反對派候選人對撼。原因很簡單,雖然「傘兵」在一些政治立場上與反對派相近,但他們並沒有「共生」關係,也不是靠反對派起家的,沒有必要聽反對派指揮。現在他們氣勢如虹,黃碧雲、梁家傑就走過來說「合則兩利」,說穿了,不過是要將「傘兵」收編,讓他們去做爛頭卒,專打沒有勝算的仗,為反對派抬轎,但「傘兵」會聽黃碧雲的說話嗎?黃碧雲、梁家傑以為自己是什麼人?
最可笑的是梁家傑,他從政年資不淺了,但政治見解還是如此天真,竟然為了討好「傘兵」,表示要在公民黨《十周年宣言》中,提出日後政策要以港為本位,以為這樣就可以投其所好,成功吸納這些「傘兵」。但「傘兵」真的會因為「理念」相同而團結嗎?
「傘兵」擺明車馬鎅票
台灣民進黨能夠「掌控」「時代力量」,原因是民進黨實力雄厚,人力物力可以協助到「時代力量」壯大,更擁有「執政權」及龐大財源,「時代力量」要生存發展自然要靠攏民進黨。但反對派政黨有什麼?還不是靠一個黎智英「豢養」。
公民黨走火入魔、民主黨日薄西山、工黨逐步邊緣化、「新民主同盟」未成氣候,至於民協、街工更是不值一談。政治講的是實力,反對派缺乏實力,「傘兵」又何用靠攏他們,反而自己參選,打出「政治素人」、「年輕幹勁」,更有吸引力。況且,「傘兵」的定位擺明車馬吸納反對派的較激進的一翼,即是要分反對派的「基本盤」,又怎可能與他們協調呢?所以,梁家傑要求「傘兵」「埋堆」完全是他的一廂情願,「傘兵」不是傻瓜,梁家傑是枉作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