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賢博士 教育局高級專責教育主任(教育心理服務)
由昨晚開始,網上有很多關於「不自殺契約」的討論,引起不少網民和公眾的誤解,我們實在有必要澄清。
教育局於二○一一年出版《學校處理學生自殺電子書:及早識別、介入和善後》,當中包括預防(釐清事實和及早識別的重要)、介入(介紹分層支援策略)及善後(介紹倖存者的復課安排和事後支援)。
我們期望《電子書》有助提升學校人員對學生自殺問題的了解,俾能同心協力,及早展開識別與介入的工作。《電子書》內的附錄給學校提供各種相關參考資源,包括作個別/小組訓練的資料、輔導人員為有危機的學生提供個別輔導的工具,如「不自殺契約」、量表及活動等,學校可複製有關參考資料以便在有需要時使用。
我們一直鼓勵學校採取「三層支援模式」,分別由教師、輔導人員及專業支援人員,在不同支援層面,提供不同程度的識別及支援,幫助有不同需要的學生。第一層支援主要由教師及早識別較脆弱的學生,並透過其教學、輔導和活動安排,加強對這些學生的支援。第二層支援的對象為小部分有危機而被轉介給學校輔導人員的學生,主要會由輔導人員作出危機評估並提供額外支援服務,例如個別和小組輔導。至於第三層支援,如個別學生的問題持續並需要專業評估或諮詢服務,教師可轉介學生至專業的支援人員,如學校的教育心理學家、臨床心理學家、家庭社工或精神科醫生作深入評估和治療。
就提供額外支援服務,在輔導過程中,輔導人員會運用輔導資源和工具,互相配合。一般來說,有自殺危機的學生情緒和思想較為混亂,需要清晰及具體的輔導和支援。「不自殺契約」是輔導人員於個別輔導中可以考慮運用的工具之一,並可配合其他工具一併使用。輔導人員可透過「不自殺契約」,引導有危機的學生進行有建設性的思考及列出可行的應對策略和求助方法,例如傾談的對象和途徑、減輕焦慮的方法,以提高有自殺意圖的學生的求助意識,減低其自殺的危機。此外,輔導人員亦可用此作進一步風險評估,識別更高危的學生,作適切的介入。其他地方如美國和台灣也有使用這個輔導工具。
我們會不斷檢視及按需要更新《電子書》有關資源和工具,為學校提供更適切的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