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賢博士 教育局高級專責教育主任(教育心理服務)
學校其實是孩子的第二個家。老師的關心可以加強學生的自信,讓他們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在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時,總可以找老師商量,而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
不是每個孩子也是解難高手,他們往往會有迷失的時候,需要師長的指引、鼓勵和支持。老師可多留意每位學生在學習、情緒上的需要,教導他們面對逆境和困難應有的態度及可行的方法。學校亦有專業人員如輔導人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提供協助。一旦發現學生出現壓力警號,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我們也要幫助孩子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及人生觀。在小學和中學階段,生命教育對同學的發展尤其重要,我們相信建立了正確的人生觀,才可以培養孩子熱愛和珍惜生命,明白自己的價值,令他們不會那麼輕易產生放棄自己、放棄生命的念頭。
我們樂意看見有學校積極推動不同的成長計劃,例如︰以歷奇、團隊及解難訓練為主,在小學推行的「成長的天空」計劃、與不同的紀律部隊及制服團隊在中學推行「多元智能躍進計劃」,以及「學生大使-跳躍生命」計劃等,培養學生的抗逆力,以自尊自律、勇於承擔和敢於求變的態度面對挑戰。
同學之間的互相支持和互相提點,有助大家成長。今天的學生面對各方面的問題,如功課、選科、公開考試、升學出路等,很多時會選擇先與朋輩商量。各位同學,成為有需要同學的守護天使吧!一旦看到身邊有同學遇到難題而未能解決,或說生命沒什麼意義時,不妨聆聽對方的心聲,主動與他們聊聊,關懷一下。亦需要告訴老師,讓同學得到適當的輔導和支援。
感到困擾的同學,壓力並非來自事物和處境本身。事物和處境會否對個人構成壓力,視乎一個人如何看待和處理。我們可能無法立即改變事物和環境,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大家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向朋友、家人、老師、學校社工或其他適當對象傾訴,這樣既能疏導情緒,也能協助自己整理思路,更仔細地分析情況,有助解決問題。
對自己有合理期望,不要抱過分要求;多欣賞自己的長處和接納自己的短處。
回想以往成功事例,告訴自己「我也可以做到」或「情況會好轉」,凡事不會是「非黑則白」。
人生總是充滿困難和挑戰,我們不能夠要求自己永遠一帆風順。面對逆境時,應如何自處?對於學生來說,他們需要家人、師長和朋輩的支持,一步一步走過人生的高低起跌。作為家長、老師和同學,讓我們盡最大所能,給予有需要的學生關愛和支持,令他們有勇氣去闖過人生當中的每個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