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廣東振戎能源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簽署合資協議。 網上圖片
項目被拖延6年 可使緬燃油自給自足
香港文匯報訊 據觀察者網報道,在去年11月緬甸民主選舉實現政權更迭後,中國同這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的關係正在提速。上月底,由廣東振戎主導的一個價值30億美元(約233億港元)的煉油項目,正式得到緬甸投資委員會批准。該項目產能可達到500萬噸,有望讓緬甸這個燃油幾乎全靠進口的國家首次實現自給自足。
上月29日在緬甸首都內比都,緬甸投資委員會主席正式簽發了由廣東振戎主導規劃在緬甸德林達依省土瓦市建設年加工原油500萬噸煉油廠項目的投資許可證。當日,廣東振戎能源有限公司、緬甸經濟控股有限公司(緬甸國防軍總司令部所屬企業)、緬甸石化公司(緬甸國家能源部企業)、仰光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舉行了合資協議簽字儀式,在緬甸有關部委及各有關方代表的見證下,四方簽署了協議。據路透社透露,廣東振戎獲得項目70%的股份。
包括碼頭油庫浮艙加油站
廣東振戎於2010年啟動該項目,並於2014年11月正式獲得中國國家發改委批准,預計項目經中緬兩國政府核准後建設3年竣工投產,總投資30億美元,是緬甸最大外資項目之一。除了一個產能500萬噸的煉油廠,還包括油庫、碼頭、成品油貿易、國際運輸、緬甸國內成品油浮艙、加油站、液化石油氣連鎖加氣站等一系列項目。
相比於中國內地動輒千萬噸的煉化項目,500萬噸的產能算不上有多大,但對緬甸來說,這將是一個歷史性的改變。
產能可滿足全緬燃油需求
資料顯示,緬甸國內所需油品幾乎全部進口。截至2009年,緬甸僅有3家煉油廠、3家天然氣液化廠和1家瀝青廠。緬甸商務部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4月至12月的三個季度中,緬甸商務部批准的燃油進口許可量達到187萬噸。這意味着,500萬噸的煉油項目將可滿足緬甸全國對燃油的需求。
巨大的經濟效益讓該項目獲得了緬甸民眾的歡迎。2014年曾有報道稱,煉油廠項目周圍7個村莊的少數村民舉行了反對煉油廠項目遊行,但這一消息很快遭到否認。不久後,約1,370名村民近日聯名向緬甸總統、能源部部長等政府高官遞交請願函,支持項目建設。據廣東振戎駐緬甸代表處一位負責人說,民眾聯署支持中方投資項目,在緬甸還是第一次,而且這種聲音還傳遞到了緬甸總統府。
儘管石油工業基礎落後,但緬甸卻是東南亞油氣儲量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據官方數據稱,其石油儲量約32億桶,天然氣蘊藏量25,400億立方米,排名在世界第十位左右,緬甸陸上及近海油氣田有100多個區塊,其中多半都沒有授權開發。
緬甸的天然氣大部分出口到泰國,而隨着中緬油氣管道的建設,中國也有望從緬甸的天然氣開發中獲得更多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