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琴台客聚:花木皆為師

2016-05-26

胡野秋

花了好幾年時間建成的小花園,是我生活中的驕傲之一。

花園雖小,但枝繁葉茂,除了一年四季有不同的鮮花盛開,還有我隨意佈置的別致的雜貨風

裝飾,使得好友們來訪時每每免不了表示艷羨。而我,在謙虛之餘,還是會常常地在心裡偷

着樂,暗暗地滿足着自己小小的虛榮心。因此,雖然極愛清靜,但是為了分享花園的美麗,

我還是會忙裡偷閒抽時間接待至親好友的來訪,尤其是在春夏之交,花木繁盛的時候。

今年比較例外,拒絕了多次朋友來家喝茶聊天的請求。原因很簡單,今年一直反覆不斷的嚴

寒、暴雨天氣影響了植物的生長。花園裡大多時候都處於綠肥紅瘦的狀態,再加上雨水一

多,蝸牛們把花葉啃得一塌糊塗,慘不忍睹,蚊蟲也藉機大肆繁殖,肆意地在園內園外飛進

飛出,不但叮人厲害,連狗鼻子都不放過。因此,我便閉門謝客,獨自在家中,一邊忍受着

天氣的反覆,一邊更精心地侍弄花草們。

給花兒們澆水的時候發現塞在桂花樹下的一隻育苗盆裡長出了一棵小苗,由於葉片太小,一

時也分辨不出是什麼植物,便拿出來放在太陽照得到地方。待小苗的葉子長大成形,辨出是

一株大岩桐。

這才想起來,去年到花卉市場閒逛,喜歡上這株滿頭花苞的大岩桐。彼時它開好的一朵花顏

色嬌艷,每一片花瓣上的紋路都層次分明,一朵花就像一幅畫好的油畫。便買下帶回家。

結果,由於大岩桐是溫室裡種出來的花兒,到了我家,環境有了變化,便不再開花,滿頭的

花苞也逐一枯萎,最後只剩下一塊土豆樣兒的根莖,我將它挖出來塞進小育苗盆裡隨手扔在

桂花樹下,時間一長便忘了。直到它發芽。

新長出來的小苗逐漸地大了,我又換了一個美麗的紅陶盆將它安置起來。

立夏之後,大岩桐又長滿一頭花苞,氣溫逐漸上升,花苞也愈來愈大,終於慢慢地張開花

苞,又成了當初我在花卉市場第一眼看到它的模樣。

花園裡還有不受天氣影響的另一種花兒——朱頂紅,百合一般的花形,橘紅的花瓣裡帶着一

絲嫩黃,春末的時候開起來是花園裡最亮麗的顏色。

而我最初所養的朱頂紅只是從朋友家撿回來的幾個球莖。

十幾年前,我遭遇了一次重大的挫折,心情極度鬱悶的時候去找朋友聊天。

因嫌家裡人多嘴雜,朋友領我上樓頂的天台。登上天台後便一眼看到了幾顆植物的球莖被隨

意地扔在灰白的水泥板上,水泥板上無土無水。正是傍晚時分,已經昏暗下來的光線裡,一

顆球莖在頂端開着花,很亮的橘紅色,看上去像一朵燃燒着的火花。

朋友告訴我那是他母親種的朱頂紅,因為新長的球莖太多,花盆裡擠得太滿,他母親便挖了

幾個出來扔在樓頂,由它們自生自滅。他說這種植物太賤生,扔出來的時間已經不短,居然

還是活着並開了花。

忽然間我的鬱悶就煙消雲散了,準備找朋友傾吐的一肚子苦水也化為烏有。問他討了那幾顆

朱頂紅,便開心地告辭。

回到家找了花盆把幾個球莖種下,感受着植物那種頑強的生命力,感覺已經沒有什麼事情可

以難倒自己。

從此以後,朱頂紅在我家扎下了根。不管我給它們什麼樣的環境,種在什麼盆子裡,澆水與

否,施肥與否,它們都奮力地生長,每年春天都會準時紅紅火火地開花,每年花後都會長出

一堆新的球莖。我也從來沒有拋棄過它們,不斷買回更多的花盆,給它們日益壯大的家族安

置新的住處。

十幾年來,分盆出來的朱頂紅被我陸陸續續地送了給朋友們。每次送出去,我都不忘告訴他

們天台的故事。

一直熱愛着滿園的花草樹木,就像我一直熱愛着書本。我以為,每一株植物都是一本書,從

大岩桐身上,我讀到走出溫室的堅強,從朱頂紅身上,我讀到生命的頑強。在我的花園裡,

一草一木都是我的老師。與之為伴,可以一點一點接近完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