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飛
在內地、台灣,乃至韓國引發收視狂潮的電視劇《琅琊榜》,成為最近登錄翡翠台黃金時段的內地製作劇目。該劇是否能延續過往輝煌戰績,自是有待香港電視觀眾檢閱,但內地知名藝人胡歌所飾演的梅長蘇,能憑此劇一舉俘獲所有觀眾的心,實在讓人刮目相看。
周末,透過網絡煲完此劇之後才明白,一部宮廷復仇劇,能引來好評如潮,在我看來,最動人的倒不是梅長蘇舉世無雙的智計,也不是他冷眼傲視風雲的淡定,而是他身上的三重情意。
第一重情意,是梅長蘇的家國之情。即便廟堂尊位上的那個王,一手釀成了林家和赤焰軍的滔天冤屈。梅長蘇心裡仍然忠於大梁國民。易容歸來,他步步為營,所行之事看起來都是為了洗刷林家和七萬赤焰軍將士們的冤情,但終歸還是為了清除大梁朝堂之上的污濁之氣,冀望大梁國泰民安。當復仇計劃圓滿完成,他意欲隱退江湖閒雲野鶴時,聽聞大梁邊境告急,不顧自身病體孱弱時日不多,仍然力排眾議披甲上陣,最終擊退強敵為國捐軀,踐行了一個有志之士不負家國的最高志向。
第二重情意,是梅長蘇的待友之情。這也是劇中最為撼動人心的部分。梅長蘇與靖王自幼情同手足親密無間。地獄歸來,他內心最放不下的,仍然是靖王。他之所以不願與靖王早早相認,就是深知靖王是一個天性純良的人,不願意為了權謀之事而讓他玉璞有污。在劇中,他跟蒙大統領的一段話剖白了心機:「他天性不善權謀,這又有何妨,不是還有我嗎?那些陰暗的,沾滿血腥的事我來做好了,為了讓惡貫滿盈的人倒下,即使讓我去朝無辜者的心上扎刀也沒有關係,雖然我也會因此而難過,但當一個人的痛苦曾經超越過極限的時候,這種程度的難過就是可以忍耐的了......」
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梅長蘇待友之道,實在讓人欽佩。他對待有軍中同袍情誼的蒙大統領、聶鋒、衛崢等人時,一腔肝膽相照的赤子情懷,亦是讓人動容。日夜跟隨在他身邊的少年護衛飛流,雖然心智不全,對他的信任和依賴,也足以讓人感受到這個人物身上與生俱來的濃濃暖意。
在梅長蘇所有朋友之中,最讓我艷羨的,是他與琅琊閣藺少閣主藺晨之間的情誼。藺晨戲份不重,出場不多,卻是梅長蘇難得的傾心知己。看完全劇,最讓我通徹難忘的一段台詞,便出自藺晨之口。劇尾,藺晨得知梅長蘇不顧病體,決意要為國帶兵出征時。他很傷感地說:「我答應過要陪你到最後一日。你雖食言,我卻不能失信,我這就去募兵處報個名,等有了軍職,還請梅將軍召我去當個親兵吧。」
所謂知己之交,就是知道即便千難萬險,也要護他到最後一刻。寥寥幾句話,不知道戳中電視機前多少人內心柔弱之處,又弄濕了多少雙緊盯着屏幕的眼睛。
傳統世俗裡,兒女之情往往是排在最末尾的,也是最先被犧牲的。梅長蘇的第三重情意,就是這情綿繾綣的兒女之情。他深知,中了火寒之毒後,他不僅畏寒畏冷纏綿病榻,且時日無多,無法享常人之壽。因此,對待仰慕他多年的宮羽姑娘,始終冷若冰霜,不肯稍稍展顏,為的就是不誤其終身。對待跟他青梅竹馬有婚約在身的霓凰郡主,他愛的深沉,自責也深沉。至始至終,都不肯絲毫放鬆對所愛之人情思的抑制。火寒之毒發作時,他痛苦難耐,仍不忘叮囑身邊之人,不可告知霓凰。看似無情,實乃情之所鍾。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一部好的影視作品,除了情節鋪陳疏密得當,演員情感飽滿收放自如,製作嚴謹合乎情理之外,最難得的就是潤物無聲之間,讓人感受到人間溫情,彰顯人性光輝。位居琅琊榜首的江左梅郎,不僅身懷麒麟之才,更具難得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