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張德江準確詮釋本土情懷

2016-06-08

黃熾華

上個周日,「城市論壇」討論國家的「本土」議題,「港獨」分子黃台仰乘機又鼓吹「本土」,叫嚷「港獨」,遭到與會市民的譴責。為此,我們想起張德江委員長5月視察香港時,就香港人關注的有一小撮港青鼓吹「本土」和「港獨」言行,作了準確的詮釋,包括:誰最尊重、關心本港的鄉土情懷?鄉土情懷的含義是什麼?「港獨」和鄉土情懷有哪些根本區別?從而肯定和尊重香港特有的鄉土生活習俗和文化,與煽動「本土」的「港獨」謬論劃清了界線,並給予當頭棒喝!

誰最尊重、關心本港的鄉土情懷?是中央人民政府。張委員長說:「第一句話:勿忘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當初,鄧小平先生提出『一國兩制』構想,解决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就是要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前提下,照顧香港的現實,最大程度地保留香港的特色和優勢,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委員長述說了中共十八大對香港、澳門規定的方針政策和宗旨,都與鄧小平的構想一脈相承,堅守「一國两制」這個初心。回歸19年來,香港能保持繁榮穩定,正是中央政府秉持這個初心,更以基本法的法律規定守護這個初心。因此,香港同胞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得到珍視和尊重,乃自鄧小平先生以及中央政府初心的出發點和宗旨。這個初心,「港獨」分子並未出世,今日也不是他們「發明」。

鄉土情懷和「本土」的含義是什麼?張德江也提「本土」,但他詮釋是:「月是故鄉明,鄉土情懷人皆有之。我是東北人,我愛我的家鄉,我是中國人,我愛我的祖國。」在這裡,本土和鄉土僅一字之差卻完全不同。其一,本土,英語曰local或native,指本地、地域,是中性詞,並不包鄉情之意;而鄉土,英語是home village或country,包含的是家和國,是「家國」傾向很明確的詞滙。因此,「港獨」分子用「本土」並不包含對香港情懷的珍惜和熱愛;唯鄉土情懷,才是香港原有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的本質概括;其二,鄉土情也即家國情,我是香港人,我愛香港,但我也是中國人,我愛我的祖國。因為香港「生」下來就與祖國不能分離,香港人與祖國親人血濃於水不能分割。

古今中外名人,熱愛家鄉和祖國的名言舉不勝擧:

國既不國,家何能存?--楊靖宇將軍

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

熱愛自己的祖國,是理所當然的事。--德國詩人海涅

祖國更重於生命,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土地。--智利詩人聶魯達

中國歷代詩人,都是將家和國的命運連在一起。杜甫因安史之亂有家歸不得而哀歎「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因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喜極而泣,「初聞涕淚滿衣裳」高呼「青春作伴好還鄉」。《孟子.離婁上》曰:「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他把家和國以及本人連成一體,故家國即國家,身與家國不能分割。

因此,「港獨」不是「本土」。張德江指:現在,有極少數人排斥「一國」,抗拒中央,甚至打出「港獨」的旗號,這不是「本土」問題,而是以「本土」之名行分離之實。這是否違背了「一國兩制」的初心?這對香港是福還是禍?相信廣大香港同胞是心中有數的。這個答案,香港人已了然於胸。9月立法會選擧,摒棄「港獨」分子便是最好的回答!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