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光亞:支持港澳兩地發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甘瑜)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香港和澳門的故事是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章節,中央電視台特意製作了港澳回歸的專題節目,並訪問了多名重要人物。對於近年香港出現不同的狀況,不少人都關切中央對香港的政策和方針會否改變,香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表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堅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謀劃香港的工作,穩妥應對和處置『一國兩制』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特別是在處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辦法的問題,以及處置非法『佔中』事件的過程中,堅守原則底線,堅持依法辦事。」兩地商界代表都表示,回歸後港澳的經濟等方面的發展更好。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王光亞指,香港和澳門與內地簽訂CEPA,為三地服務業領域的合作,「開了一個很大的門」。
在中央電視台節目《築夢路上》第二十集,概括了港澳回歸以來的變化。香港自1997年回歸以來,成就舉世公認,例如連續21年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航運發展蓬勃等。隨着內地推行的改革開放政策,特別是經濟特區的創建,香港也憑借自身的優勢,為內地經濟發展發揮了窗口與橋樑的作用;內地經濟的飛速發展,也使香港獲得巨大的市場。
王光亞表示︰「支持港澳兩地發展方面,始終是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依法治港、依法治澳。2003年以後,應香港、澳門特區政府的要求,我們制定了10個進一步深化兩地合作的協議,所謂的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但是,十八大以後又搞了個新的CEPA,這個CEPA就遠遠地超過了涵蓋了過去10個,就全面地、基本上實現了內地和港澳兩地的服務貿易自由化。這是一個很大的舉動,這樣就為香港、澳門和內地在服務業領域的合作,開了一個很大的門。」
李剛:澳門定位「中心」「平台」
澳門回歸之後,也在短短幾年間由冷清的小城,透過博彩業和旅遊業,變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區之一,未來還有更長遠的規劃。
澳門中聯辦主任李剛就說︰「澳門未來發展的定位,定為『一個中心,一個平台』。『一個中心』就是世界休閒旅遊中心,『一個平台』就是中國和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的平台。」
隨着香港回歸後穩步發展,有着國家作為後盾,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楊釗也表示︰「以前香港很多人,根不在香港。回歸以後呢,很多人已經開始比較長遠地思考問題。已經把香港作為根。」
馬有禮:治安變好 形象大升
對於澳門回歸後的改變,除了是更富有,也是治安更好,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有禮就說︰「澳門的國際形象提升了很多,回歸前(外人)一聽到澳門人,他們就笑我們的,因為我們的治安實在是太差了,現在他們也開我們的玩笑,但是話題有不同了,他們知道通過澳門能夠跟內地做很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