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央行紛放水 港股升勢持續

2016-08-09
■英國最近推出減息,以及加大量化寬鬆的目的在於刺激當地經濟,以降低脫歐公投後帶來的衝擊。圖為英國央行。資料圖片■英國最近推出減息,以及加大量化寬鬆的目的在於刺激當地經濟,以降低脫歐公投後帶來的衝擊。圖為英國央行。資料圖片

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姚浩然

標普指數及納斯達克指數上周五均再創新高,主要得益於經濟數據造好。上周公佈就業數據顯示,美國的非農業職位增加25.5萬份,遠較市場預期的18萬份多,而平均時薪按月上升0.3%,按年升2.6%;失業率為4.9%,繼續保持於5%以下。是次就業數據對聯儲局於九月舉行的議息會議來說,是重點考慮因素之一。數據公佈後,9月、11月及12月的加息概率分別上升達到18%、19.3%及39.7%,加息預期升溫令美元再度走強,美匯指數升穿96。

更多國家料加入量寬行列

不過筆者認為,9月加息的機會仍較低,主要原因在於環球央行持續「放水」,以及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負面影響限制美聯儲加息空間。近兩個月以來,環球已有多個國家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包括俄羅斯、韓國、澳洲都下調了各自的息率,預期年內有可能會有更多國家或地區相繼放寬貨幣政策,包括新西蘭、日本、台灣及泰國等等,以令國家經濟保持穩定。

英倫銀行上周四議息會議後宣佈減息四分一厘至0.25厘及擴大量化寬鬆,包括增加買入國債、公司債的規模和推出「定期融資計劃」鼓勵借貸活動。同時間,英倫銀行的季度報告中亦下調了對明後兩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分別為0.8%及1.8%,為歷來最大下調幅度,反映英國對前景感到擔憂。消息公佈後,英鎊匯價立即急跌,每英鎊兌美元跌200點至1.3112附近水平,為本月最大單日跌幅。

基本面強勁 美股續攀高

明顯地,英國推出降息及加大量化寬鬆的目的在於刺激當地經濟,以降低脫歐公投後帶來的衝擊。英倫銀行副行長指出,如果經濟增長較預期差,有可能會於今年內再度減息。儘管是次擴大量寬及降息,但對實體經濟作用並不大,因為從實體投資及消費角度來說,由原本半厘降至四分一厘所帶來的刺激效果很少。惟筆者認為,英國「放水」為環球股市注入資金,相信資金尤其偏好基本面較為強勁的美股,亦有利港股短期升勢持續。

昨日,恒指突破7月高位,22,301點,同時恒指周線圖的保歷加通道中軸持續上升,保持上升形態,短期恒指有機會繼續上試23,000點水平。■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