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富達證券(香港)市場策略研究部高級經理何天仲
受惠於民眾保險意識不斷增強以及政策放寬,近年內地保險業迎來蓬勃發展。今年上半年,內地保險業保費收入同比大增近四成,其中壽險業務同比增長45.2%,表現最為搶眼。
不過,在當前利率下行以及股市低迷情況下,保險業的投資收益也有所下滑,優質資產成為眾多險資追逐的對象,部分新興平台類保險公司開始採取較為激進的投資方式,已引起監管部門關注,未來行業監管力度或會提升,值得關注。
據中國保監會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內地保險公司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35.41%至2.0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財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8.35%至5,341億元,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48.17%至1.55萬億元。
投資收益降 萬能險或收緊
產品方面,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2,743億元,同比增長94.05%,接近翻倍,是增長最快的產品;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41.65%至1.27萬億元,佔總保費收入逾六成。由於內地已步入老齡化社會,民眾對醫療健康需求旺盛,健康險和壽險的增長前景仍非常廣闊。
雖然原保險保費收入大幅增長,但在利率下行以及股市低迷雙重影響下,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率也呈下跌趨勢。今年上半年,內地保險公司資金運用餘額約1.2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37%,惟資金運用收益僅實現2,944.82億元,同比下降42.32%,資金運用收益率僅2.47%,同比下降2.69個百分點,折損過半。面對慘淡的投資環境,保險資金陷入了配置困難且投資彈性降低的困境,對萬能險和分紅險的影響尤為明顯。
其中,萬能險保費增速已由2月的環比增長98.3%,迅速降至6月的僅7%,保險產品負債端成本偏高與資產端收益下行的矛盾日漸突出,投資端甚至已出現「資產荒」問題,個別公司在資產配置上也漸趨激進。過去一年,安邦保險及前海人壽等險資頻繁舉牌萬科等上市公司,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和討論,其中萬能險等產品成為險資短期吸金利器,所受爭議也最大。
內險公司收入料仍持續增長
萬能險有最低保證利率,屬理財型保險產品。若險資將大量萬能險資金集中投資於個別上市公司,風險極高,因此近日有消息稱中國保監會擬重拳整頓保險市場,主要針對萬能險等高現價產品,並對保證利率作出限制,中金公司預測將有約5,000億至6,000億萬能險資金未來會撤出A股。
短期來看,保險公司的萬能險等產品的發行及資產配置或會受到一定影響,惟長遠來看,內地居民保險意識增強以及老齡化,可助保險公司收入持續增長,行業發展前景仍非常吸引。■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