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內地債市風險增 股權融資加速

2017-01-20
■人行一度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資料圖片■人行一度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資料圖片

何天仲 比富達證券(香港)市場策略研究部高級經理

近月內地債券市場風起雲湧,在資金緊張及美聯儲加息等多重利淡因素夾擊之下,內地債券收益率大幅攀升,甚至一度引發了信任危機。上月15日,內地十年期及五年期國債期貨全線跌停,引發市場巨震。雖然其後人行迅速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令債市疑慮消除,但在違約風險升高、中國貨幣政策轉向中性偏緊及美國加息預期增強的環境下,2017年債券市場仍難言樂觀。債市低迷可能會引發資金流入股市,惟違約風險增加也容易導致系統風險出現,其影響值得關注。

無可否認的是,債務違約風險已成為內地潛在「黑天鵝」之一。2016年全年,內地債券市場共發生73宗信用風險事件,較2015年上升了108.6%。其中有72宗發展成違約事件,涉事違約債券達79隻,違約金額達408.3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74.1%。債市違約案例和金額大增,令市場風險厭惡情緒升溫,導致債息率上升增加了發債成本,同時也增加了系統風險出現的幾率,上月底債市出現的踩踏事件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違約行業增多 債券融資收緊

就行業來看,2016年內地債券違約主要集中在鋼鐵、煤炭、有色及機械設備等產能過剩及周期性較強的傳統行業,但同時農業、食品及物流等行業也出現違約案例增多。更令人憂慮的是,過往違約主要發生在民企身上,但上年國企及央企也開始出現違約,且已成為違約主力,大挫市場信心。債券違約頻發與經濟增長放緩有較大關係,但企業本身槓桿過高、經營不善才是根本原因。為去槓桿及控風險,上年內地有大量債券被取消發行。其中,2016年最後兩個月由於債券違約加劇,共有100多隻、約1,100億元人民幣規模的債券被推遲或取消發行。不過,由於2017年預計將有約5.5萬億元人民幣信用債及短期融資券到期,違約風險仍然高企。事實上,上年10月底監管層已發佈文件,明確收緊房地產、煤炭及鋼鐵行業的債券融資,政策針對性強,更同時達到去槓桿與調結構的目的。

外圍方面,美國加息預期增強已對內地債市構成壓力,特朗普大興基建的政策,也會引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進而推升內地通脹水平,利淡債市。由於目前內地仍處於去槓桿及供給側改革的關鍵時期,相信央行加息機會較低。整體而言,2017年債市投資機會或有限,股市將更受資金青睞。近期監管層紛紛支持IPO正常化,顯示股權融資佔比將會進一步上升,惟債市違約風險增加也會拖累股市表現,投資者需注意風險。■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