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一個「鬧」字暖古今

2017-02-11
■寧波元宵夜盛景。 作者提供■寧波元宵夜盛景。 作者提供

■ 馬承鈞

正月十五是農曆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古稱「元宵」、「元夕」,元宵節由此得名,又稱「上元節」,迄今已兩千多年,它是中國春節又一高潮和收官之作。如果要用一個字來概括元宵節的風采與精粹,那便是--「鬧」!一個「鬧」字,集中體現了元宵節的熱烈和情韻,也凸顯國人內心無尚的喜悅與期盼。

遠古時,民間就有正月十五點燃火把驅趕獸患蟲害、祈禱豐年的習俗。至西漢佛教傳入中國,漢明帝劉莊倡導佛法,下令每年元宵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恰與民俗吻合,元宵燃燈便逐漸演繹成民俗。隋、唐以降,這一習俗發揚光大蔚然成風。從廣袤農村到大城小鎮,民眾扶老攜幼點亮燈籠、高擎火把,唱歌跳舞喜迎新春,元宵節遂演變成萬家燈火熱火朝天的「燈節」。

燈火代表光明、溫暖和希望,鬧花燈便順理成章升格為一大盛典,五彩斑斕、亮如白晝的元宵夜,「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也趁勢登場,大小城市張燈結綵萬人空巷,直「鬧」得通宵達旦。官府還要放假慶祝,一些皇帝,譬如漢文帝劉睋晲咱X宮殿「與民同樂」,元宵夜於是成了全民參與的狂歡節!

唐代,京城長安有「宵禁」制度,入夜後禁止民眾通行。但朝廷順應民意,宣佈元宵節前後三日可以破例,百姓盡可觀燈遊樂。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尤喜熱鬧,一到元宵節就命人紮起二十丈高的燈樹,相當於六七層樓高,點亮萬盞花燈,號稱「火樹」,百里可見、光亮如晝,紅男綠女們圍茪齙薷歌載舞,圍觀者人山人海,詩人蘇味道寫下「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詩句詠之,這情景突出一個「鬧」字!

到北宋,首都汴京(開封)已不搞宵禁,元宵夜全城放焰火、鬧花燈,猶如天女散花、群星閃爍,盛極一時。《東京夢華錄》記載,鄱陽湖畔用千萬隻花燈築起高大的燈樓,華彩耀眼、流金溢彩,謂之「鰲山」,引得全城百姓翹首圍觀,鞭炮聲、歡呼聲此伏彼起,匯成一片歡樂海洋。辛棄疾詩云「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元好問詠其「袨服華妝茬B逢,六街燈火鬧兒童」,場面之火爆怎一個「鬧」字了得?《水滸》裡有「宋江夜看小鰲山」一節,描寫宋江元宵夜觀燈入了迷,被清風寨寨主劉高捉住,將小李廣花榮逼上梁山的故事。女詞人李清照晚年憶起燈節盛景,也寫下「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佳句。

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元宵夜,天上明月高懸,地上綵燈通明,這良宵真的非常值得「鬧」一下!難怪柳亞子先生寫下「火樹銀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躚,歌聲唱徹月兒圓」的《浣溪沙》。2008年6月,元宵節正式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順理成章名至實歸吧!中原乃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民俗豐富多彩。80歲的著名文化學者、民俗專家、鄭州大學高天星教授說,中原元宵節亮點是「三鬧」:一曰「鬧花燈」,含亮燈、走燈、玩燈、觀燈、賽燈、賞燈、送燈、放燈等內容;二是「鬧社火」,即祭祀和划旱船、歌伴舞、踩高蹺等民俗表演;三是「鬧元宵」,家家戶戶做元宵慶團圓賀新春。竊以為,這「三鬧」就是老百姓的「三秀」--秀情感、秀才華、秀希望啊!

我對寧波鎮海招寶山和南塘老街的燈節印象頗深。招寶山為寧波古鎮,也是古絲綢之路發祥地之一。2014年春節是馬年,燈節當天我在招寶山親歷了遐邇聞名的花車大巡遊。只見在寧波「馬燈調」音樂聲中,一輛輛長十米、高四米的花車徐徐駛來,車頭綴有「美麗鎮海.歡樂寧波」、「海天雄鎮.魅力招寶」紅幅,車身掛滿璀璨奪目的花燈,「馬」形燈更是活靈活現神采飛揚。最炫目的要數寫有「馬年吉祥」、「馬到成功」、「天馬行空」、「快馬加鞭」字樣的走馬燈和身茈j裝的戲劇人物。花車兩邊是行進方陣,划旱船、舞龍獅、踩高蹺和腰鼓隊、民樂隊,引得人頭攢動,歡聲四起,我也猜中兩條燈謎,討了個好綵頭,飽嘗了一場文化盛宴。

去年燈節,我去了寧波南塘老街。瀕臨甬江的南塘是江南古鎮,燈會從正月十三開啟,延續多日。去年是猴年,老街花燈突出猴元素,西遊記、孫悟空大鬧天宮和寧波地標天封塔等大型綵燈最博人眼球。燈會融合傳統與現代,既有文化遺產的象山魚燈、走馬燈等各式紙紮,也有現代卡通燈、電子燈、鐳射燈,五彩繽紛的「燈光秀」極顯動感與活力,將老街渲染得輝煌靚麗、歡樂祥和。如潮的遊人觀燈展、猜燈謎、鬧社火、行燈會,兩旁更雲集香氣撲鼻的米酒湯圓、海鮮年糕等各色小吃,大有「花燈醉人晚不歸」之感。此時突然降雨,老街人送來一把把小傘,廣播裡喊荂u春雨添希望,燈會不打烊」......嗨,雨幕中觀燈逛街,品味老寧波味道,別有情趣呢!

綵燈、人流、花海、旗潮、歌浪、歡笑聲、民樂聲......誠如明代畫家唐伯虎詩云:「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燈節濃縮了新春的祈盼和豐厚的人文情懷,令人流連忘返沒齒難忘。

元宵節意義究竟在何?我認為,作為春節吉日的又一高潮和收官之作,它是一場大型群體性公益活動,是全民參與的愛心行動,是一部迎春祈福的華彩樂章。它將慈善的種子、友愛的火花、歡樂的鄉情、文化的精髓撒向人間,那熠熠閃光的綵燈,溫暖了同胞的家國情懷、審美情趣和民族精神,平添了瑰麗多姿的中華傳奇和中國故事,點燃了光輝燦爛的中國夢......怎一個鬧字了得!有人問:元宵節緣何不申報世界非文化遺產名錄?我說:元宵節八年前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了。我國傳統節日有20多個,目前尚無一個啟動世界級非遺。其實,一個民族節日是否申報世界非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傳承其文化內涵與精神氣質,我們更需要文化自信,自己認可就足夠了!包括元宵節在內的延續千古的春節系列民俗,隆重、熱烈、祥瑞、喜慶,凸顯了華夏民族的熱情、豪爽、睿智和氣韻,堪稱中華精神的極致,是最具浪漫色彩和中國範兒的文化節、情人節、歡樂節,它早已在炎黃子孫心中立地生根開花結果了!

遙想宋代上元夜,汴京城燈如海、人如潮,好看、好聽、好玩、好吃的雲集長街,千姿萬態、異彩紛呈,大雅若俗、美不勝收,各美其美、人人樂之!青年男女還趁此良機追求愛情、一吐心曲,難怪歐陽修、辛棄疾名句「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世代傳唱......千百年過去了,這一民風仍方興未艾且與時俱進,有感於此,賦詩感懷--

狂歡之夜醉乾坤,

火樹銀花迎新春。

千般祝福萬般魅,

一個鬧字暖古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