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借鑒國際經驗 建設中國式灣區

2017-03-30

陳廣漢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

世界著名灣區是集優美的海洋自然環境、世界一流的創新能力、現代化生產和生活方式、開放性社會和經濟形態、國際化商業和交通網絡於一身的城市群和都會區。這應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發展追求的目標。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納入國家發展策略,灣區(The Bay Area)建設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引發了社會對世界灣區發展的興趣。人們在討論灣區時,喜歡用國民生產總值、人口規模、區域面積這些反映經濟和人口集聚的概念說事。其實,這些總量指標不能完整刻畫國際上灣區發展全貌和本質的特徵。世界著名的灣區例如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東京灣區都是依託世界一流濱海城市、優美海洋生態資源和獨特人文地理環境,以創新性、宜居性、現代化和國際化為基本特徵,具有開放的經濟結構、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強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發達的國際交往網絡,發揮着引領創新、聚集輻射的核心功能,帶動和引領科技和商業創新與經濟發展的國際都會區和城市群。

一流科研機構引領發展

世界著名灣區,首先是科學技術、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引領者,它們擁有世界一流的大學、研究機構和人才。例如舊金山灣區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一個大都會區 ,世界上最重要的高科技研發中心和科教文化中心之一,擁有的世界著名高等學府包括公立型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私立型的斯坦福大學,以及世界頂級醫學中心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是美國西海岸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擁有全美僅次於紐約的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和象徵着21世紀科技精神的硅谷 。在這些大學、科研機構和跨國企業中,聚集了世界一流的科學家、藝術家和企業家,並吸引全球的優秀人才,引領世界科學技術、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的變革。

其次,灣區是優美生態環境和優質生活方式的示範區。灣區往往由一個海灣或者相連的若干個海灣、港灣、鄰近島嶼共同組成的區域。豐富的海洋資源、優美的自然環境、獨特的人文地理風貌和文化積累,構成了它特有的生態、地理和人文環境。灣區不僅僅是創業的樂土,生活居住的首選,也是旅遊休閒度假的勝地。由於灣區是經濟發達的濱海城市,人口密集,海洋資源、野生動物、自然濕地等生態環境的保護顯得十分重要。在舊金山灣區中,就擁有多個國家級公園。粵港澳灣區的珠江口就有六個國家自然保護區。東京灣通過建設人造濕地來保護和吸引野生動物,維持生態平衡。優美的生態環境,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吸引優秀人才,推進生態、經濟和社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優美生態環境吸引人才

第三,灣區是國際與區域經濟增長和發展的發動機。灣區往往是由具有強大的輻射帶動能力的核心城市和多個具有自我增長能力的中小城市組成的都會區和城市群。核心城市具有聚焦和高效配置高端生產要素功能,並有很強的輻射和帶動能力,成為區域科技、金融、教育、文化、信息和商業服務中心,扮演發展極的角色。在這個區域城市網絡中,中小城市自身具有很強經濟增長的能力,承擔科技試驗、成果轉換和產品生產的功能,成為區域增長極。在區域中,發展極和增長極的自然分工和協同,使灣區成為國際與區域經濟增長和發展的發動機。

第四、灣區是全球城市和商業網絡的重要樞紐。世界著名灣區都是國際航空、航運、通訊的樞紐,它們擁有國際一流的空港、海港、連接全球的商業和信息網絡。開放、發達、高效和舒適的基礎設施、交通和通訊網絡,保證了人才、貨物、資本、信息等要素在國際和區內的快速流動和有效配置,使其成為全球高端要素的聚集區、世界經濟運行的風向標和全球城市與商業網絡中的重要樞紐。

因此,世界著名灣區是集優美的海洋自然環境、世界一流的創新能力、現代化生產和生活方式、開放性社會和經濟形態、國際化商業和交通網絡於一身的城市群和都會區。這應該成為我國灣區建設和發展追求的目標。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