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慧玲醫生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護理計劃)
現時本港每年有近23萬名市民,需要接受由醫院管理局精神科專科提供的住院、門診、日間醫院及社區支援服務等各類型醫療服務,當中約48,000人被診斷為患有嚴重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等),佔總人數約兩成一。有別於一般市民的認知,精神科服務的國際治療趨勢已從過去着重住院治療,逐步發展至注重於社區及日間層面的護理支援。醫管局近年亦已增撥資源,優化社區精神科服務,讓部分病情較穩定的患者可以不用住院、在社區接受治療和支援,並已推行多項措施以促進精神病患者康復和重新融入社會。
醫管局於2001-02年開展「思覺失調」服務計劃,對象是 15 至 25 歲患有思覺失調的病人。跨專業醫療隊伍在這些對象發病頭兩年為他們提供一站式、針對個別階段的持續支援。計劃經證實能及早識別思覺失調病患者,並迅速提供治療,以防止病情惡化和避免不必要的住院需求。「思覺失調」服務團隊亦會推行精神健康教育、舉辦專題講座及工作坊,以加強社工、教師、醫生、家長及公眾對「思覺失調」和該服務計劃的認識。在 2011-12 年度,醫管局把計劃的服務對象擴闊至64歲的成年人,並把深入治療的年期延長至發病頭三年的關鍵期。現時,醫管局每年約為3,900名患有思覺失調的病人提供精神科專科服務。
另外,醫管局自2010-11年度起分階段為嚴重精神病患者推行個案管理計劃,主動為居於社區的嚴重精神病患者提供深入、持續及個人化的支援。計劃中的個案經理(包括精神科護士、職業治療師和註冊社工等)會與其他服務提供者(特別是與社會福利署設立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緊密合作,為目標病人提供社區支援。醫管局已於 2014-15 年度將個案管理計劃擴展至全港 18 區,為約 17,000 名居於社區的嚴重精神病患者提供社區支援服務。自2015-16 年度起,醫管局分階段為個案管理計劃加入朋輩支援的元素,以加強對嚴重精神病患者的社區支援。現時,醫管局已聘請了約 10 名已康復的前服務使用者擔任朋輩支援員,以協助嚴重精神病患者達到個人康復目標和掌握管理病情的技巧。
醫管局明白到病人及其家屬可能在不同時間(非辦公時間)也需要協助,因此在2012年設立「精神健康專線」(電話: 2466 7350),進一步加強社區支援。熱線24小時運作、由專業精神科護士接聽的精神健康熱線,為精神病患者、照顧者、相關持份者及市民提供與精神健康相關之專業意見。
為進一步加強醫療及社會服務界別的溝通和合作,醫管局、社會福利署及營辦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非政府機構組成了專責小組,重新檢視現時對成年嚴重精神病患者的服務提供模式,並已於 2016 年中制訂及發佈《香港成年嚴重精神病患者個人化復康支援服務框架》,目的是釐清不同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彌補服務不足之處,以便更有效回應病人及其家人的需要。專責小組現階段正就《服務框架》的建議,訂定標準化的需要、風險和優勢評估工具,以及研究建立有效的病人資訊互通機制,讓醫療及社會服務機構能有更緊密的連繫,並能更緊貼照顧病人不同的需要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