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澤
在陝北的這個小城裡,老呂的釘秤攤子是個「老字號」。一個破舊的工具箱是他的金字招牌,也是他的「鎮攤之寶」。工具箱最醒目的位置刻茪@個「道」字,抽屜裡則鑲茪@個銅質的「正」字,只要一幹活,拉開抽屜,一眼就能看見,兩個字合起來,即為「正道」。這兩個字,就像父親的兩隻眼睛,寸步不離地盯茈L,一盯就是幾十年。
老呂的祖籍在山西省臨縣。清朝同治年間,他十來歲的老爺跟荇v傅學會了釘秤,師傅送給他一套釘秤的工具和一個工具箱,老爺就算出師了。後來,老爺把釘秤手藝傳給了爺爺,爺爺又傳給了父親。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進駐山西,為了躲避戰亂,19歲的父親便來到陝北,以釘秤為生。呂老是呂家釘秤的第四代傳人,工具箱理所當然地傳到了他的手上。算起來,這個工具箱有150多年的歷史,它見證了一門手藝代代相傳的過程,也見證了一家四代人艱辛的生活道路。
老呂曾在一首題為《釘秤》的詩中寫到:「主持人間正道事,製作世上公平秤」。他說,釘秤是個良心活,要釘一桿好秤,用好料是第一道關。他的秤桿,都是用山西的上等栒子木製作的,而且栒子木必須經過三年晾曬,只有乾透了,做成的秤桿才不容易變形。秤砣是山西中陽、汶水生產的,刀架和銅絲等配件,則是浙江永康生產的。製作一桿大秤,需要18道工序,製作秤黃金、貴重藥材用的小戥秤更麻煩,需要28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一絲不苟,一點也不能馬虎。老呂曾經從河南購買了一批半成品,發現秤星安裝得不工整,就全部拆了返工,哪怕誤工誤時賠了本,也不願意湊合。老呂說,工具箱上的「正道」兩個字,是他家的祖訓。開始學釘秤的時候,父親就教導他,一定要走正道,不做「虧心秤」,說做了「虧心秤」,遠折後代,近損本人。父親的教導,呂世春牢牢地記在了心上。曾經有很多商販想花大價錢,請他做「虧心秤」,都被他嚴辭拒絕了。他看不慣那些奸商的醜惡嘴臉,發誓一輩子絕不做一桿「虧心秤」!
老呂告訴我,他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都是本科大學生。說這話的時候,他緊緊盯荍琲瑭y,滿眼放光,我讀懂了他目光裡的驕傲。為了供三個孩子唸書,老呂忍痛賣掉了四孔窯洞。讓老呂感到特別欣慰的是,儘管生活如此窘迫,他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誓言,從未掙過一分虧心錢。老呂快七十歲了,但是耳不聾,眼不花,釘再小的秤星,也不需要戴老花鏡。親朋好友說,他天生就是一塊釘秤的料。而在他看來,孩子們之所以都有出息,他的身體之所以那麼硬朗,就是因為不做「虧心秤」,老天對他最大的獎賞,是好心得到的好報。
釘秤是一門很複雜、很繁瑣的手藝。製秤桿屬於木匠的活,打秤u子屬於鐵匠的活,做秤盤則是鈑金工的活。老呂可謂「三項全能」,是釘秤的高手。桿秤生意紅火的時候,老呂的生意做到了晉陝蒙三個省區,他僱了五六個師傅幫忙,桿秤仍然供不應求。可是,隨蚢q子秤、彈簧秤、磅秤的廣泛使用,桿秤生意愈來愈難做了。如今,同行們去世的去世,退休的退休,改行的改行,老呂成了小城最後一個釘秤人。
老呂一直苦心經營茈L的秤攤子。每天清晨,早早出攤,天黑了才肯收攤。攤子一旦擺好,就必須時刻守荂A沒空回家吃飯,老伴就跟時應分給他送飯來。但是,光靠釘秤已經很難維持生計了,有時候一天也賣不了一桿秤。無奈之下,老呂只好把秤攤變成了一個雜貨攤。三把遮陽傘下,洋芋刮刮、洋芋擦子、抿夾床子、洗鍋刷子、岌悝、菜刀、籠布子、簸箕、搗錢錢錘、雪花模子以及火柴、粘鼠板、殺蟲劑等零零碎碎的生活用品,擺得滿滿當當的。但最引人注意的,還是桿秤架子,架子上掛茪迨跼鴗j秤、三四個精緻的小戥秤,還掛茪@個「寫對聯」的招牌。老呂寫得一手好字,周圍鄰居娶媳婦的、嫁女兒的、開業的、喬遷的,紛紛來請他寫對聯,使他多了一份意外的收入。
夏天的一個早晨,我特意去秤攤上拜訪老呂。他坐在一個馬扎上,白背心,灰短褲,一雙北京老布鞋,其中一隻鞋被老拇趾頭鑽出了洞,紫銅色的脖頸,紫銅色的肩膀,雙膝上鋪茪@塊毯子,歪蚗Y,在用銼子加工一根搗錢錢錘的木把子。一個婆姨來到攤前,問,籠布子怎賣?他忙茪漈怐漪﹛A頭也不抬,說,一圪~三元,兩圪~五元。婆姨問,兩圪~四元賣不?他笑呵呵地說,拿走,你也是個黏黏匠!又來了一個婆姨,說,家裡的菜刀不快了,能不能給磨一下?他說,磨一把五塊。那婆姨說,下午就來。之後,一個老頭35元錢買了一桿秤,給了100元錢,他給找完餘錢,說,把錢看好,離開攤子,不管真錢、假錢,都是你的錢。這個老呂,真是一個心直口快的老頭!
說到手藝傳承的話題,老呂一臉憂傷,沉默了半天,他說現在沒人願意學釘秤了,哪一天,他不在了,這座小城裡的桿秤也就消失了。正因為如此,他有一個強烈的心願,希望釘秤手藝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按理說,這是一件不太難辦的事情,可他卻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我不知道呂世春這個心願最終能不能實現,但我知道,他從17歲開始到現在,用50年時間釘了2萬多桿「良心秤」。他釘的是公平正義,釘的是一種秩序,他守住了做人的底線,守住了手藝人的良心,他立在厚地高天之間,本身就是一桿秤,於不經意間稱出了世道,也稱出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