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妮卡
特首選舉前期,兩位參選者體驗低下階層生活苦況,其中一位試睡棺材H,拍下奇特新聞照片。
香港以前有老人睡籠屋,社會引以為恥,現在板間房盛行,卻當現實欣然接受。人口增長,樓價飛升,居住空間愈來愈小。如果這是社會進步必須付出的代價,真是無話可說。
家居倫敦北部的巴尼特區,快要出現狗竇兔籠的蚊型單位了。主角是大路上一棟十二層高寫字樓大廈,巴尼特地方政府總部就在這地方。外貌死氣沉沉,十室九空一副頹廢樣子,廿年前已有預感,李超人如果擁有這棟舊樓,一定拆掉重建。
地方政府最近終於向地產發展讓步,大廈不會清拆只會改建。計劃一旦推行,將因材施藝,一間間寫字樓小房間,改為二百五十四個小型住宅單位,最小只有一百六十方呎,與官方規定的單人居住面積至少三百七十方呎相差甚遠。雖然離譜,仍然合法,因為英國政府為求達到每年新增房屋數量,已經放寬規管,鼓勵寫字樓改建為住宅大廈。
這種蚊型單位,廳房全部打通,除了廁所,不會有間格。廚房當然是開放式,只能放幾件簡單傢具,否則轉身也困難。話雖如此,勝在交通便利,地鐵站就在附近。估計售價將由十八萬鎊起,月租至少八百鎊。
有專家擔心單位密集,必須做好隔音,否則住客沒有私隱可言,很有道理。以前在大圍車公廟對面某屋苑住過幾年,用料單薄傳聲度非常高。
有一天上早班不過拉了一下椅子,樓下老頭上來拍門,責問發生甚麼事。還有一次在走廊等電梯,鄰居講電話,外面居然聽得一清二楚,嚇一大跳,以後在家不敢再大聲講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