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Simon Lee畫廊將於4月28日至5月27日呈獻三位藝術家Sarah Crowner、Caitlin Keogh、Paulina Olowska的新作展覽。這三位藝術家之間的情誼和共同興趣,與她們各自大相徑庭的繪畫取向、圖像製作方法,以至作品中敘事內容與抽象及具象的連繫,均形成強烈對比。
對Sarah Crowner來說,製作繪畫和縫製畫布是一種計算和推翻計算的過程。比以往作品彩度更高的繪畫造型,指涉和表達植物標本,特別是海草、海帶、莢果和雜草。之後,這些形狀被切開、割破、解剖、拼貼並重新縫合,呼應雜草常見的藤狀變形。她的畫布作品存在於繪畫、拼貼和應用藝術之間的不確定空間,隱約地質疑這幾個範疇的穩定。
Caitlin Keogh的新作上晶瑩剔透的平面圖像,掩飾蚋灝騛x強、侵入性和猖獗的習慣。作品中的藤結與攀緣植物將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的作品設計、新藝術(Art Nouveau)的美學、佩斯利布料設計和昆蟲學插圖集於一身,既是形式手段,亦為性心理的標誌。攀緣植物變成靜脈,藤結則變成腸臟。這些作品提出一種裝飾性的歇斯底里,不以血肉之軀描寫一個女人身體,反而使人聯想起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Magritte)截斷和皮膚般的女性軀幹,佔據繁茂的迷幻或心理空間,甜膩又陰暗。
Paulina Olowska最新的繪畫系列以立陶宛科學家和教育家伯特.蓋爾迪卡斯博士(Dr. Birute? Galdikas)為主題。蓋爾迪卡斯的保育研究享譽國際,逾四十年來研究印度尼西亞婆羅洲猩猩,並在其自然棲息地工作,奧洛斯卡的繪畫再次探索及重新展示這位保育人士的生活影像,藝術家與研究對象的關係展示其溫柔的一面,同時反映她和猩猩所處森林的脆弱。
這個展覽的作品主題圍繞植物、女性、女性主義和生物學的角度,透過截然不同的表現策略與物象,揭露在處理題材和繪畫過程的異曲同工之處。■文:張夢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