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瓢兒壩的遐想

2017-05-23
■做官為政清廉的曾璧光生於洪雅縣。 網上圖片■做官為政清廉的曾璧光生於洪雅縣。 網上圖片

羅大佺

洪雅的瓢兒壩並不出名,百度百科也搜不到。知道瓢兒壩,源於一位朋友告訴我,那裡和家鄉歷史上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有關。

這位人物叫曾璧光,洪雅中山人,生於清乾隆六十年(1795),通經史、曉書法,道光三十年(1850)考中進士,選取為翰林院庶吉士,咸豐二年(1852)後授翰林院編修,命在上書房行走。咸豐七年八月,奉詔照料恭親王奕訢讀書。十二月又照料淳郡王奕霰狙恁C淳郡王後來加封為醇親王,他的兒子就是後來的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咸豐九年,曾璧光出任貴州省鎮遠府知府,後升任貴州巡撫,賞二品頂戴。在貴州任職期間,面對貴州多年兵禍匪患,亂象叢生的局面,曾璧光審時度勢,運用與軍機處掌權的恭親王、醇郡王的師生關係,爭取到四川、雲南、湖南、湖北等省的經濟、軍事援助,利用貴州百姓久亂思安的民心,採取「恩威齊施,剿撫並用」的策略,運籌帷幄,有效地平息了各地叛亂,其中也鎮壓了轟轟烈烈的貴州苗族農民大起義,使貴州得以恢復了太平安寧,而後發展交通,興修水利,栽桑養蠶,引進農業技術,為貴州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讓老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光緒元年(1875)八月中旬,曾璧光因病在貴州去世,九月十三日光緒下詔追贈曾璧光「太子太保」銜,照一品官員例卹,賜予「文誠」謚號,封蔭其子曾尚矩為員外郎,兩個孫子分別以舉人、主事錄用。光緒二年,曾璧光的遺體運回洪雅安葬,清廷下詔修建了曾公祠和宮保第,宮保第修在城隍街,由光緒皇帝御筆題字,曾公祠在洪雅中學校內。

瓢兒壩像一個甑子裡舀飯的木瓢兒,瓢把低而長,瓢口高而圓,瓢口中間曾經是曾璧光的墳墓,瓢口周邊堤壩上,綠樹成蔭,風景秀麗。瓢兒壩三面環山兩面水,南面是從三觀堂、牟河坎、斜橋子、碾盤橋流經而來的河水,北面是從總崗山水庫起源,途經肖水河、新安子、金花橋、殷河流下來的河水,兩條河流繞壩一圈,在三合沱匯合,流向遠方。

曾璧光1795年出生於洪雅縣中山鄉曾溝村一個貧寒的農人家庭,父親曾華旭在曾璧光年幼時因病去世。童年的曾璧光每天早晨放了牛,手裡拿茪@個飯糰去沙溪寺修文書院讀書,中午餓了就吃那個飯糰。後來曾璧光的母親帶茈L回到柳江鎮的姜嘴居住,姜嘴是曾璧光的外婆家,外婆家日子也不好過,曾璧光的母親就到張柱家幫工。張柱在三華寺開蚞Ш],不願輟學的曾璧光每天把牛往樹上一拴,就躲到壁簷下偷聽,日子一久,背熟了很多課文。後來張柱發現一個放牛娃也會背誦很多課文,得知是在屋簷下偷聽的後,動了惻隱之心,免費讓他上學。據說張柱免費收曾璧光為學生的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一條烏龍下凡喝水。第二天曾璧光為他研墨時,往硯台裡倒滿了水,張柱剛要責備,曾璧光俯下身子,用嘴把多餘的水喝掉,弄得滿嘴烏黑,張柱恍然醒悟,這不就是夢中的烏龍嗎?於是將女兒許配給他。張柱,字帶江,洪雅柳江人,出生於書法世家,清代四川著名書法家,他的書法以獨創一格的「帶江體」頗受時人讚賞,傳至京城,受到皇帝的賞賜。在民國25年上海舉辦全國近代書法展覽中,被評為全國近代書法家第6名。後來張帶江去湖北省石首縣任知縣,就將曾璧光委託給詩人袁文藻繼續教學。張帶江是曾璧光的伯樂。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可以說沒有張帶江,就沒有曾璧光未來的輝煌。

瓢兒壩已不見當年曾璧光墓地的痕跡,墳墓和墓碑早已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毀掉,改作良田。而今裡面種滿豆子、玉米、紅苕等農作物,放眼望去,一望無垠,風光無限,在這深丘地帶,甚是難得,難怪被曾璧光的後人選作安葬曾璧光的風水寶地。可也有人說這個地方沒選好,曾璧光做了那麼大的官,一個瓢兒就把他盛了,以致不發後人。其實這只是人們的一種說法罷了,曾璧光的玄孫女曾憲琬女士告訴我,之所以選瓢兒壩作曾璧光的墓地,主要是曾璧光的祖墳和族人都葬在中山鄉的曾溝、何溝、瓦窯山,這裡和他們遙遙相應。

曾璧光在貴州為官清廉,去世後清理他的遺物時,只有幾箱書籍和一箱衣物,連把遺體運回洪雅安葬的路費都沒有,最後由清廷一次性撥付五百二十五O銀子。五百O銀子為安葬費,二十五O銀子是致祭銀。曾璧光貴州為官期間也得罪了一些同僚,後來得了風寒,風寒是不能吃洋參的,一位下屬卻給他獻了一支洋參,要他滋補身體。不懂醫學的曾璧光信了此言,以後病愈治愈壞,身體愈來愈差,臨死前囑咐後代兒孫不要為官,因為官場複雜,無法把握。後來曾璧光的後人,大多從事學術研究。據說曾璧光去世的當晚他的一位族人在洪雅夜觀天象,看見黯淡的月光下,一個小人兒騎茪@條龍飛向天空,隨後傳來了曾璧光在貴州去世的消息。而在貴州,傳說曾璧光去世的當晚天空下起了傾盆大雨,山洪暴發,河堤決堤,但洪水經過的地方淹沒了村莊,卻沒淹死一人。傳說的真實程度無從考證,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曾璧光尊仰的心情。曾璧光的靈柩運回洪雅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所經之地沿途官員全部出城迎接。到達洪雅那天,更是萬人戴孝,盛況空前,鄉人齊聚高岩渡口,迎接曾璧光魂歸故里。

一個農家放牛娃通過自身努力,四十五歲考上進士,可謂大器晚成。能在皇宮裡給兩位親王當老師,以後又當上貴州巡撫,官至二品大員,死後享受一品待遇,那是他通過艱苦奮鬥為族人和家鄉贏得的風光和榮譽。做官期間勵精圖治,為政清廉,積極為清廷分憂解難,可謂真正做到了在其位謀其政。清廷對他褒獎,不僅僅因為他和皇親國戚搭上了關係,也不僅僅因為他是朝廷的重臣,而是對他的才華和能力給予充分肯定。歷史的風雲變幻莫測,曾璧光的墳墓後來被掘,那是時代的局限,因為在那階級鬥爭的年代,他被貼上了「鎮壓貴州苗族農民起義劊子手」的標籤。傳說曾璧光的墳墓裡有金腦殼、金磚、銀磚等陪葬品,費了很大工夫掘開之後,發現裡面除了一些珠子玉器外,並沒有傳說中的金銀寶物。為曾璧光守墓的一位付姓人家,默默地收起四處散落的曾璧光遺骸,葬到了地下。改革開放以後,家鄉搞起了旅遊開發,開始收集他的人文歷史,重新用歷史的眼光給予定位。

瓢兒壩兩面的河水潺潺流荂A沒有浪花,靜靜地湧動,好比歷史的車輪在不停地轉動。一個瓢兒能否盛下一位一品大員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裡曾經留下歷史的紛爭與人文傳說。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