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承鈞
舉世矚目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日前在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論壇並主持圓桌峰會。俄羅斯總統普京、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阿根廷總統馬克里、瑞士聯邦主席洛伊特哈德、智利總統巴切萊特、印尼總統佐科、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越南國家主席陳大光和意大利總理真蒂洛尼、西班牙首相拉霍伊、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斯里蘭卡總理維克拉馬辛哈等數十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出席。這一切說明習近平倡導的「一帶一路」構想已引起全球高度關注與響應。
「一帶一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構想發端於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所以也稱「新絲綢之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習近平2013年9月出訪中亞和東南亞時提出的構想,其初衷是藉古絲綢之路的人文符號,高舉和平發展旗幟,大力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和政治互信,實現「互通互聯,合作多贏」的中國夢和世界夢。三年多來,這一頂層設計和重大決策在全球範圍產生重大影響,被譽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探索和實踐」,其意義怎麼估計都不為過。當此節點,重溫古代絲綢之路先驅者的探索精神和歷史貢獻,當然很有意義。絲綢之路第一位先驅者是被譽為「第一位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漢代著名外交家、探險家張騫。
漢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25歲的張騫奉漢武帝劉徹之命率隊出使西域,踏上一條前無古人、艱難崎嶇的探險之旅。一路上他們經歷戈壁灘飛沙走石和滾滾熱浪、帕米爾高原皚皚冰雪和刺骨寒風,風餐露宿宵衣旰食,不少人倒斃途中或葬身雪崩。經歷難以想像的千難萬險,張騫終於打通一條通往中亞、伊朗、羅馬的道路。他從中國帶去絲綢、蠶桑、火藥、指南針和造紙術,從中亞各國帶回汗血馬、葡萄、石榴、黃瓜、玻璃、香料等,此舉促進了東西方文明交流,增進了中外溝通,張騫被譽為「絲綢之路開創者」。
對絲綢之路建立赫赫功勳者還有東晉名僧法顯、唐代高僧玄奘和明代鄭和等人。法顯(334-422年)乃東晉時代佛教宗師,他開創中國僧人去天竺(印度、巴基斯坦)留學之先河。公元399年,55歲的法顯從長安出發,歷時14載、訪問南亞30餘國,收集了大量梵文經典。411年法顯乘船自獅子國(斯里蘭卡)返回,在海上漂泊90天後抵達耶婆提國(今印度尼西亞),在南海遇季風擱淺數月。返國後將百萬字佛經譯為漢文,還將遊歷所見寫成《佛遊天竺記》一書,成為研究古代中外交流重要文獻,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先驅和中國航海史上重要人物,法顯功不可沒!二百年後的唐代,湧現出為絲綢之路作出突出貢獻的一代宗師--玄奘,即唐僧。為探究佛教淵源,玄奘於貞觀元年(627年)西行五萬里,歷盡千辛萬苦抵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十七年間他攻讀大量佛學,帶回佛舍利、佛像和經論657部,回國後翻譯了《大般若經》、《心經》等,所撰《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詳盡記述他到訪28國的所見所聞。作為中外文化交流傑出代表與和平使者,玄奘的愛國愛教和護持佛法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與追捧,他對絲綢之路的貢獻功高至偉。明代吳承恩以其為原型創作了名著《西遊記》。明代的鄭和,是開拓海上絲綢之路的標杆性傳奇人物。鄭和原名馬和,雲南人。1381年十歲的馬和被明軍掠至南京,閹割後給燕王朱棣當太監。他聰明伶俐文武兼備,靖難之變時又立下戰功,更獲朱棣信賴。朱棣登基當明成祖後,賜馬和改名鄭和,升任太監總管。銳意改革的朱棣開創了國力強盛的「永樂盛世」。1405年7月,在朱棣力挺下,鄭和率240多艘海船、兩萬多人開始遠航,完成了人類航海史上偉大壯舉。他先後到訪30多個太平洋沿岸國家,促進了大明帝國與諸國友好。28年間鄭和七下西洋,1433年62歲的鄭和在返航途中積勞成疾,在古里(今印度)不幸病逝。
明成祖派鄭和船隊下西洋,大大震懾了倭寇和蒙元擴張勢力、維護了國家安全、推行了和平外交、穩定了東南亞秩序,展示了中華國力、傳播了中華文明,也開拓了航海事業、發展了國際貿易......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的科學與文明》一書中說:「東方航海家鄭和從容溫順,不記前仇,慷慨大方,他們全副武裝,卻從不威脅他人生存,從不征服異族,也不建立要塞......」
絲綢之路從來是雙向互利的。沿線國家通過它捎回中華文明、也帶來西方文明。堪可一提的便是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了。馬可.波羅生於威尼斯一個富商之家,父親長年周遊世界,馬可.波羅從小對中國耳熟能詳,對神秘的東方心往神馳。1271年他隨父沿絲綢之路到達元大都(今北京)。聰明好學的馬可.波羅被中國迷住了,他學會蒙古話和漢語,17年間走遍神州,還被元世祖忽必烈破例封為行署都尉和欽差。他還到過夢寐以求的宋朝國都開封,對這座北方水城的人文景觀讚歎不已。馬可.波羅返回意大利後在一次海戰中不幸被俘,獄中他口述了大量關於中國的見聞,由獄友執筆寫下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書中說:「中國是最美好、最富裕的國度,印象最深的是擁有百萬人口的古都開封,那裡至今住茪Q幾個國家僑民......開封城周圍百里,城東南古吹台有師曠奏樂的古蹟。繁塔非常優美,大相國寺為北齊建築,北宋皇宮保留很好。開封汴河直通運河,北連通州(北京)、南通杭州,城內六條水系,和我的故鄉威尼斯何其相似!」馬可.波羅是通過絲綢之路將中國報道給歐洲的第一位西方人。去年9月,全球矚目的G20峰會在杭州舉行,意大利駐華大使謝國誼隨意大利總理倫齊前往參會,他激動地對記者說:「我的老鄉馬可.波羅700年前就來過杭州,稱它是世界最美的城市!」摩洛哥的伊本.白圖泰,則是沿絲路來中國的非洲旅行家。1346年,白圖泰受穆罕默德「求知哪怕遠在中國」感召,遠涉重洋抵達泉州,後又到廣州、杭州和北京,三年間他考察了中國社會方方面面,著文向阿拉伯世界介紹中國的古老文明和經濟社會,為絲綢之路留下一段佳話......
綿延萬里的古絲綢之路,像一條文明大動脈連接東西方,它證明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國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攜手發展,古代絲綢之路先行者們可謂厥功至偉、高山仰止!今天的「一帶一路」是古代絲路精神的傳承與弘揚,也是絲路先驅們事業的讚頌與傳承。「一帶一路」不斷擴大「朋友圈」,說明「絲路精神」的生機與活力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正是--
駝鈴古道何蒼茫,
綿延時空兩千年。
前賢功德昭四海,
絲路喜看碧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