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半人半獸客邁拉

2017-05-27

■ 葉輝

當加州薩克生物研究學院出現首例人豬雜交胚胎時,世人在腦海中就浮現出「客邁拉」(Chimera)形象,從而感到恐慌;儘管「人畜雜交」的科學實驗可培育出人體器官,但其做法令人感到心理不適;正因世人感到厭惡,此一項目的研究資金就暫停了。

世人無法忍受在豬隻軀體培育出人類腎臟的想法,乃基於研究潛在危機;世人反對不僅基於嘔心下反感等心理反應,長久以來,世人以根深蒂固的思考方式看待「人畜雜交」,讓此事很難分辨是非--許多成年人就像聽聞混合西蘭花或薯泥所製的六歲兒童一樣,寧願讓事物維持其純淨原貌;那些以「事物底層的本質」去定義世界的人,傾向於拒絕不純粹的事物。

何謂「事物底層的本質」?此一概念又稱本質主義(essentialism),指事物具有確定的必要特性,此一特性對事物維持本來面貌至關重要,此所以在豬的身上有獨一無二的「豬性」,在人的身上有獨一無二的「人性」;然而,在生物學,至少並不存在與該說法相對應的事物的本質;世人俱由相同的物質混合起來,比如蛋白質和氨基酸;甚至奠定個人特性的基因,也是物種所共有的,比如人類及老鼠體內大約90%的基因相同,與蛔蟲體內大約35%的基因相同。

但事實並不意味世人可擺脫世俗觀點,比如看待什麼可使老虎或一張椅子看起來更純正,直覺讓世人想到「老虎山羊」就感到局促不安,而「椅桌子」的概念卻令人感到非常新奇;將人類與動物合二為一的生物研究,被看作違反自然,令人感到不適,讓內心產生不理智的恐慌,就好像「人豬」終會逃離實驗室,繼而佔領全世界一樣。

雖然半人半獸客邁拉漫遊地球的可能性非常微,追溯科學史,1984年3月,世人了解到對超乎認知範圍的怪獸的恐懼感,其時一本國際科學雜誌刊登的照片引起科學界轟動,照片中的生物長茪s羊頭,上身乃綿羊,丹麥胚胎學家史蒂.威爾登(Steen Willadsen)有此說法:以胚胎移植技術所複製出真的哺乳動物「山綿羊」,行為舉止像一隻山羊,壽命很長,且可生育繁殖;其後他再複製出其他「山綿羊」。

世人對雜交物種的恐懼助長心中的此一想法:雜交物種非常可怕;並非在所有雜交俱如此,比如博伊森莓(boysenberry),那是一種由樹莓、黑莓、懸u子與羅甘莓雜交而成的水果,以及克萊門氏小柑橘(柑橘與橙雜交),顯然世人欣然接受某些雜交物種概念,而此一態度也不僅限於植物,世人從未覺得騾子有何值得警惕,騾子事實上乃公驢與母馬交配的,那麼「獅虎」、「斑馬猴」或「蜜蜂水牛」又如何呢?儘管世人對雜交物種心存恐懼,卻並非排斥所有雜交物種,當人類基因早已成為雜交的一部分,特別是當聽到將人類基因與其他動物的DNA雜交之時,感到不適其實乃心理問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