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生活點滴:端午粽子香

2017-05-27

■ 梁凌

又要到端午節了,街上賣粽葉的人漸漸多起來,多是些四五十歲的鄉間婦女,曬一臉棕黑的陽光,腳上還黏茠e邊的新泥,胳膊上挎茩茼侐x子,籃子裡滿是油綠的粽葉,直挺挺的,像一把把青鋒劍。賣熟粽子的也筍尖似的一個個發出來,三輪車上支個大鋁鍋,鍋裡青綠的粽子堆得高高的,俗話說「熱包子,冷粽子」,粽子冷了才筋道好吃,所以不用加熱。空中到處瀰散蚨磥l糯糯的香,即使最麻木的人也會意識到--端午節要到了。

每年端午的粽子我都不忍馬上吃掉,而是捧在手心裡看了又看,如賞鑒一件工藝品。禁不住地想:最初是誰發現了用葉子包米有這種滋味呢?粽子是食文化中的靈感。就粽葉來說,有許多種,如竹葉、葦葉、楝葉,還有蓮葉。但用得最多的是竹葉和葦葉。這兩種葉子本身就浸滿了天地靈氣和古文化。

試想,初春時節,山間竹筍與河邊蘆葦汲取茪s嵐甘露,雲水清風漸次冒出尖尖的角,慢慢挺立成排排陣勢,葉子也愈來愈闊,到了端午前後,發育到一生的最頂峰,再往後就漸次走向衰敗,此時的葉子,增之一分則太老,減之一分則太嫩,清香正濃,正是包粽子的「好年華」。從山間河邊採來新鮮粽葉,洗淨了,用熱水煮軟,糯米淘乾淨了,花生、栗子、大紅棗、冬菇浸成胖胖的,接下來就是用細繩子捆了。捆成什麼樣子,也是有學問的,我不內行,只是知道一些路數。網上讀風鈴的文章,其中一篇是寫她包粽子的,叫《尖尖美人腳》,她功夫了得,能包出好多種形狀來,其中一種,有茪T個尖尖的腳,精神抖擻地站荂A像一個個美人,她母親管那叫「美人腳」。

粽子香不香多在煮的工夫上,煮是個愛心和耐心的過程。多年前讀過新加坡作家尤今的散文《粽子》,文中提到她家婆煮粽子的情景:「凌晨一時,她正式升起炭火,把粽子放入巨型的大鍋裡煮,徹夜地煮。她自己呢,也徹夜不眠,守在炭爐邊,不絕地在火堆裡添柴,在大鍋裡加水。垂在耳旁的鬃髮,為汗濕透,火光一照,銀亮銀亮的。此刻,鍋裡的粽子,在她眼裡,不是食物,而是藝術品。她臉上那專注而執茠滲垮﹛A讓我想起了燒陶的藝人......別人問她秘訣,她說:『我的糯米從不浸水,煮它十個小時,讓它自然熟,自然香。』」讀了這文字,我多年都不曾忘記文中阿婆的粽子香。以至於一說到粽子,我就想起她的阿婆。

吃粽子也是一種藝術,剛出鍋的粽子稍微放一放會更筋道,吃前先聞一聞清香,然後小心翼翼地解繩子,如給美人寬衣,心裡充滿美好的期待,然後一圈一圈地揭開長長的青綠,美人腳總是纏了一層又一層的,最後看見雪白雪白的糯米。

吃粽子,不同的人也會吃出不同的味道。除了那份逼人的清香外,更多的是吃一種文化。

「斑竹一枝千滴淚」,想幾千年前舜的兩個妻子娥皇女英守茷C青翠竹,流了一夜夜的相思淚,也沒能盼回為治水而離家不歸的丈夫。那高歌荂u朝飲木蘭之墮露兮,夕食秋菊之落英」的屈大夫是否知道因他又誕生了一種美味?那擅畫清瘦竹的傲骨錚錚的鄭板橋是否也喜歡這竹葉的裹物?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是什麼?蘆葦!

竹葉,蘆葦,挾裹茈j文化的氣息。代表茪@種清雅高潔的人格,一種纏綿悱惻的相思,想千年前,當人們競蚗s舟把粽子拋向汩羅時,不也是懷茪@樣高潔的相思嗎?

粽子是美好的。美在它的色香味形都是唯美的藝術,美在包煮吃的全過程,美在愛心與耐心的結合,美在深厚文化的積澱。

端午的粽子喲!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