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文星級學堂 > 正文

【曉夢迷蝶】今古並修利傳誦 繼往開來承詩風

2017-07-12

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意思是︰讀詩可以培養聯想力,提高觀察力,鍛煉合群,學會諷刺。近則可以運用其中道理來事奉父母;遠則用來服事君上,還可藉此認識鳥獸草木的名稱。

詩是一民族的靈魂。詩除有教化人心、澆胸中塊壘的實際作用外,也是美感的載體。但凡不虞匱乏的國度,人民得生活飽足,才會渴求精神上的滿足,創造藝術以填補心靈的空虛,所以有美麗的詩歌出現。

中文詩歌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時期。歷朝各代,詩的語言、風格時有轉變,體制也常見創新。

從孔子刪詩起始,詩歌的小溪一路流過來灌溉楚辭、樂府、五言詩作,到了唐有格律詩,已成滔滔江水了,繼有詩餘詞餘,乃至當代的白話新詩,更見支流澎湃。每當一體制被探索窮盡、了無新意,後人再難突破,便有創新的動機,分支引流,此乃大勢所趨。

絕不離地 反映現實

從前的詩歌絕不離地,作詩吟詩也並非知識分子的專利,詩歌的河流惠澤中華兒女的心田,無分貴賤。《國風》、古詩十九首本來都是民歌,是平民百姓或閒時口耳傳誦、或忙中漁歌互答而來的,後來才經文人潤飾錘煉,筆錄下來;唐代的詩歌,便有不少反映現實、老嫗能解的作品;詩的變體-詞曲,也大多通俗普及,廣為傳頌。

然盱衡今日華人社會,多講功利、求效益,已甚少人喜愛詩歌了,詩歌的美妙只為一小撮人懂得,這實在可惜。

詩歌要創新、順應時勢,才有生命力、影響力。然白話詩這新生支流,卻似奔進了一潭死水中,兩岸三地寫新詩的人不少,有質素的詩作也多,但最缺乏的,是有品味、具鑑賞力的讀者。香港的主流中小學,鮮有鼓勵學生讀新詩的,究其原委,除因課程所限,也囿於「重古輕今」的心態。

古典詩歌經歷過時間考驗、過濾,留下來的固然價值高;新詩底蘊較淺,作品質素參差是常理,加之研究、解讀的人少,便予人艱澀難懂的感覺。新詩在年輕一代之間難以推廣,詩歌的發展,難道流到了盡頭嗎?■羅賓 現職中學教師

rcheung@stlouis.edu.hk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