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沉默:文化面面觀

2017-09-30

■ 葉 輝

這是一個喧鬧的世界,尤其是在網絡上,到底有多少人理解沉默是金呢?在發言時停頓幾秒,可能就ㄛ暀ㄓ眭宋搕F;即使以手語交談,研究表明輪流說話的間隙只有一秒;不同文化對沉默的看法非常不同--如果一個人從事國際業務,那就是重要細節,掌握停頓的時機有利於交易及談判;在文化意義上看來,停頓可能讓人感到困惑或者尷尬,但在其他角度看來,則可能掌握難得的反思時機,從而表現出對剛剛發言者的尊敬。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以荷蘭語及英語展開調查之時,遂有此發現:當談話中的沉默延長至4秒時,會讓人逐漸感到不安;與此相反,另一項關於商務會議的獨立研究則另有發現:日本人可愉悅地接受8.2秒的沉默,幾乎為美國人會議的兩倍時間。

美國有一句諺語可說明當中的文化差異:「吱吱作響的輪子先上油」(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而日本人的看法則為「沉默的人的話最值得聽」,在日本,沉默的力量體現於「腹語」(haragei)概念,那說明什麼都不說始為最佳的溝通;美國喬治城大學語言學教授狄波拉.泰南(Deborah Tannen)則有此說法:「一旦需要用上語言,就說明與會者未能理解彼此,所以才需要語言來修復。」

芬蘭人傾向於含蓄,重視隱私以及聆聽藝術,他們很多時喜歡安靜下來沉思;麻省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傳播學教授多納爾.卡博(Donal Carbaugh)對此有其看法:「在沒有人說話之時,可能每一與會者都在思考,都在參與交流,在那一刻,停頓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那麼,為什麼以母語為英語的人覺得較長的停頓難於應付呢?卡博指出,其原因有可能為在殖民史上,很多不同國家的人俱匯聚於美國,他說道:「當社會的異質性很強時,如果不交談很難形成共識;為了建立共同生活,人們必須通過語言交流,否則會感到焦慮。」此說法在一定程度上也適用於倫敦。他指出,與美國相反,「當社會的同質性很強時,某些類型的沉默更容易發生;比如非常親密的朋友及家人比較容易安靜地坐在一起,不太熟悉的人就很難了。」有時說英語的人通常感到沉默會很尷尬,營銷專家加雲.普雷斯曼(Gavin Presman)在陳述完畢後總會停頓,他指出之前他在一本書中,讀到在病人說完話之後,心理諮詢師應等5秒才再說話;他同時也是英國培訓及發展供應商激發靈感的主管,因而有此說法,「在商業中,5秒可能太長了,所以我會停頓3秒,在此期間所發生的事情令人吃驚。」

早前就有潛在客戶對他說:「你給出的價格太高了,我不確定能負擔得起。」他首先表示理解,然後,等了一會兒,大約10秒後,潛在客戶就說,深知培訓的價值並欲繼續下去,於是他就有此體會:「我們常以為沉默就是不說話,但沉默也讓談判雙方靜下心來,從而深入思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