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香港青年要放眼國家 共圓中國夢

2017-11-10

葉華雄 香港菁英會會員

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日前出席在香港舉行的博鰲亞洲青年論壇,他在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開啟香港新征程 共圓青年中國夢》,向香港的青年宣講十九大精神。十九大提出的中國未來方向,也是香港的未來方向,香港青年不能不知。況且,中共已經向世界派出30個宣講團,廣而告之十九大中國將走的路,將達到的目標,令世界清晰地知道中國的未來和充滿希望的明天。

王志民在致辭時表示,青年可以令社會更蓬勃發展,只要青年好,香港和國家才會更好。他提醒大家,在閱讀十九大報告時不應只茞斐ㄓ帤靽D的篇章,否則會失去很多紅利,必須在大戰略中思考本港的角色,開拓青年的未來。他說,粵港澳大灣區應該成為一個共同家園,以及青年創業就業的樂土,如果能夠對這個共同家園培養出新的優越感,所謂香港被「邊緣化」的擔憂,大可不必。

香港青年未來的出路何在?包括我在內的很多青年在思考。香港是一個成熟的經濟體,但現實資源的約束顯而易見。1000平方公里的狹小空間,無論是創業還是生活,成本太高。特別是香港近年出現的「泛政治化」,二元對立,指望立法會不拉布,反對派不抵制,幾無可能。另外,幾十年的全球化,令世界大分工加劇,香港已經回不到過去那種多元化生產經營模式,失去的實體工廠不會再回來,航運中心、貿易中心也備受挑戰,金融中心雖然蒸蒸日上,但畢竟容納不了更多的員工。

這些客觀存在令更多年輕人考慮自己的前途。一些人只看見身邊的一畝三分地,於是悲觀,甚至把發展空間難以拓展,擔心被邊緣化遷怒於國家進步,甚至以政治手段來抗衡。這種只見樹木不見樹林,試圖螳臂擋車、緣木求魚的做法既不智,也十分可笑。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並不是有了一個邊界彼此就楚河漢界不相往來。國家的資源也是香港的資源,回歸以來,國家一直在嘗試以各種資源協助香港發展,同時為香港青年提供各種發展機會。若香港某些青年堅持畫地為牢,與潮流相悖而行,未來可能真沒機會,不得不被歷史淘汰。

納入大灣區不少問題迎刃而解

十九大報告為什麼令人鼓舞,那是因為民眾更加清楚未來國家的前景,實現中國夢的目標並不是遙不可及,而是有了時間表和路線圖。2020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到2035年,中國將建成現代化的國家,到了2050年,中國將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實現中國人近百多年來的追求,中國夢將圓。而其中,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復興,難道不都是國家提供的機遇?

這期間,國家有大量政策惠及香港,惠及香港年輕人。香港納入大灣區,不少現實問題可望迎刃而解。當然,大灣區建設不能一蹴而就,青年融入國家發展也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不過,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講得明確,香港、澳門發展同內地發展緊密相連。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

中央已經為香港、為香港青年謀劃好了。既有藍圖,也有具體舉措。萬事俱備,東風已來。香港青年在國家大發展中如何選好角色,為國家,為香港,也為自身前途,機不可失,時不我待!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