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心康理得】活得幸福是人生功課

2017-11-20

上回談到在人抑鬱時,若我們一味用正面的說話給予支持和鼓勵,反而會收到反效果。於是,有些人抨擊正向心理學,說這是有理論無實際的學術派,紙上談兵,管說不管用。真是蒙上了不白之冤,真正的正向心理學又何止是一句鼓勵說話?這篇文章為正向心理學說一些公道話。

早在1998年,前美國心理學協會主席塞利格曼教授是首位提倡正向心理學的心理學家。他指出,心理學的根本,應該是助人發揮潛能、生活愉快,以及處理心理困擾,但因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巨大傷痛,讓心理學家全力投放資源於研究各種精神疾患、貢獻世界。

戰亂平息後,心理學已經變成以治療為目標的學說。塞利格曼認為,現代心理學家是時候肩負起提升大眾心理健康的責任。

「小確幸」幸福感更持久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研究人員展開了很多嚴謹而有趣的實驗,試圖了解正向的心理對人的好處。例如有一個研究項目,嘗試找出什麼樣的「開心」對人的幸福感有最大的提升,結果發現,開心的頻率比強烈程度對人的情緒有更直接的幫助。

而且,往往因為有比較,太強烈的開心反而會令人在事後難以感受到小事情本身應有的喜悅。

具體來說,似乎在情人節絞盡腦汁,不如努力經營一點「小確幸」,更能持久享受幸福的味道。

又有一些研究,探討是負面還是正面的事情較影響人的情緒,結果不出所料地顯示負面事情造成的情緒較強烈,且需要較長的時間回復。

問題是,要多少正面的情感才能抵消負面情緒的影響呢?答案:正面經驗平均為負面經驗的2.9倍。較多的正向情緒會讓人有更好的社交生活,有更好的健康,這些正面因素又會讓人的正向情緒提升,令「好」變成「更好」。

找出根源 解開心結

了解到正向心理學的初衷,以及成千上萬研究中的一小部分,大家便會知道它並非用來醫治情緒問題,而是旨於提升人的生活質素,幫助人了解如何活得幸福。

總括而言,正向心理學就像是心理衛生的維他命。它不但能加強健康,更可以成為負面情緒的緩衝區,提升我們的抵抗力。

然而,當一個人的心靈生了病,我們當然不能一味派送維他命,相反,我們要找出痛苦的根源,正面面對,解開心結,然後才去為自己的心靈錦上添花,迎接生命的一切美好。 ■香港心理壎芛|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江偉賢 (香港臨床心理學博士協會)

輔導服務︰3583 1196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