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思華 中銀香港經濟研究員
環球經濟2017年同步復甦,帶動東盟外貿明顯反彈。亞洲開發銀行於2017年12月把東盟全年GDP增長預測由5.0%上調至5.2%,大幅高於2014年至2016年期間的4.6%。2018年,區內多個大型基建項目進入建設階段,預期東盟整體GDP增長可維持在5%水平以上。同時,柬埔寨、泰國及馬來西亞將舉行大選,但一般預期選舉結果不會對政局穩定構成大的影響。
加速基建投放 有利提升生產力
多年來,東盟的基建開支一直未能趕及經濟高速增長的步伐,令區內形成龐大的基建缺口。就此,東盟成員國政府積極推出多個發展計劃,加快建設大型基建項目,以應對不斷上升的交通、能源、通訊及公共設施需求。
印尼早於2014年大幅增加基建開支,雖然2018年的政府預算把財政赤字(佔GDP比重)由2017年的2.9%下調至2.2%,但政府仍預留約300億美元用於基建投資,比前一年上升5.6%。與此同時,印尼將在2018年9月舉辦亞運會,政府將加大資源投放,加快完成運動會地區的交通基建。
泰國在2017年2月為東部經濟走廊(EEC)進行大型路演,計劃投資430億美元用於發展大型基建設施。給予投資者法律保障的EEC Act 將於短期內獲得通過,預期機場、高鐵及港口三大項目可在2018年啟動招標。
菲律賓亦公佈Build Build Build(BBB)基建計劃,目標在2017年至2020年每年平均投資360億美元於交通基建及城市發展項目。
此外,越南近年的基建投資佔GDP比重高達5.7%,在東盟十國中居首,其對電力及公路基建的需求仍十分巨大,政府將繼續投放資源發展基建。
另一方面,東盟亦快速推進多條高鐵項目的進程,包括:中國至老撾鐵路、中國至泰國鐵路、馬來西亞吉隆坡至新加坡鐵路及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因此,不同交通基建項目同時啟動,預期區內的投資開支將會蓬勃擴張。
政府財政穩健 外匯儲備充足
東盟的基建投資費用主要是由各國政府承擔,成員國的財政狀況普遍穩定,並有足夠能力應付持續向上的基建開支。值得一提的是,國際評級機構在2017年上調印尼及菲律賓的主權信用評級,反映兩國基本因素、財政實力增強。
再者,東盟有充足儲備支持基建投資,成員國外匯儲備總額由2016年12月約7,353億美元增長至 2017年6月約7,830億美元,可見東盟有相當的財政實力。
積極深化區域經濟合作
2017年11月,東盟與香港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是東盟第六份自貿協定。另外,東盟及六個自貿協定締約國(中國、日本、印度、韓國、澳洲及新西蘭)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已完成第20輪談判,預期各方將致力加快談判進程,以盡早實現這涵蓋全球1/2人口、1/3 GDP、1/4貿易額、1/5外資的大型多邊自貿區。
展望2018年,環球主要經濟體保持穩步增長,為東盟製造業及旅遊業帶來支持,刺激東盟整體出口溫和增長。
出口及消費可保持溫和增長
消費方面,儘管部分東盟經濟體出現家庭債務水平偏高的情況,令私人消費表現受到制約,但在工資上升及通脹維持溫和的情況下,預期2018年東盟內部消費可保持平穩上升。
整體而言,在外圍需求持續向好、內需保持穩健、基建開支上升、區域合作加強下,東盟的外來直接投資將有望回復升勢,成為重要增長動力,預期2018年東盟經濟可維持穩定向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