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代表委員談兩會】突破香港創科發展瓶頸 把握大灣區機遇

2018-03-13

林龍安 港區人大代表 中華出入口商會榮譽會長

港澳辦主任張曉明在日前全國兩會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經寫入十九大報告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發展規劃亦會很快出台實施,已經提升至國家發展戰略層面。他又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指,「這個大灣區搞起來,不得了」。習近平、中央對廣東和香港建設大灣區寄予很高期望。特區政府今年新出爐的財政預算案,大手撥款500億元支援創科發展,特首林鄭月娥更主持督導香港創新科技及智慧城市發展的委員會,這些都是非常令人鼓舞的訊息。

兩個須解決的樽頸問題

同時,我們要清楚知道,大灣區建設面臨兩個必須解決的樽頸問題。第一,香港和廣東是兩個不同的關稅區,由於歷史的原因,兩地的人員、貨物、資金、信息要便捷流通,仍有障礙,一定要採取措施,既要保持「兩制」的區別,又要減少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阻隔,提高整合效率,產生協同效應。特區政府應盡量減少通關手續,香港的電視頻道應該對內地開放,讓700萬香港同胞可以及時看到內地的電視節目,了解國家經濟、科技和文化的迅猛發展,開拓眼界,更主動融入內地。

第二,香港的科研人才存在短板,特區政府必須在人才輸入政策、勞工條例方面進行調整,使香港成為最自由、最活躍的科技人才薈萃地,形成人才規模效益,使全世界最頂端的人才都願意向香港跑。香港雖已有輸入優才的入境政策,但成效不彰,主要有兩個原因:

其一,審批制度不透明,繁文縟節很多,本港企業成功引入外地人才的機會很低,感到氣餒,初創企業要引進人才就更難,這種不合時宜的做法應該加以改善;其二,香港科研人才的工資水平較低,其工資待遇僅及新加坡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香港理工科大學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工作了兩三年,工資水平仍然在兩萬元左右,導致大量香港畢業的理工科學生轉行,從事與自己專業不相符的工作。這種形勢不改變,香港產業升級將如蝸牛一樣緩慢前進。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值得探討。第一,入境處、勞工處應該鼓勵更多學者和科研人員短期來港交流活動,參加短期工作,凡是與人工智能、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5G通訊技術和互聯網芯片、新藥物等領域有關的科研人員,來港交流,停留3個月以下,不需要申請臨時工作簽證。如果連續兩年進行短期的研究合作,得到香港的大學、研究機構、初創企業的推薦,可以給予臨時身份證,住滿了7年,可以成為香港永久居民。

第二,上述領域的專業人才,如果在香港創業,5年之內不徵收公司利得稅。第三,鼓勵香港的本地財團,投資上述科技行業,購置研究所用的機械、儀器享有免稅優惠,屬下的初創公司,5年之內不徵收公司利得稅。第三,特區政府在大嶼山的東涌一帶,興建科研人才的住宅區,讓其獲得較好的居住環境。第四,獲得臨時身份證的科研人員,可以享受香港的醫療福利,子女可以進入政府津貼的學校讀書。

此外,為鼓勵香港的理工科專才北上發展,特區政府應與廣東省簽訂協議,讓這些人才在內地工作,不必在內地繳稅,仍在香港納稅,香港給予其5年的免稅優惠,並且每月提供4,000元交通津貼。來往珠三角和香港之間的長途巴士,不要徵收過境費用,取消北上工作的青年、科研人員乘搭東鐵線從上水到出入境口岸的「變相人頭稅」,讓其享受較便宜的火車票。

成為大灣區金融服務中心

香港還可仿效新加坡,設立公私合營的「香港淡馬錫公司」,專門投資有前景的初創企業,投資額可以定在2000萬元。「香港淡馬錫公司」可以公開招股,政府從財政儲備撥出200億元,社會籌集800億元,為香港的發明創造提供資金,將科研成果轉化成為商品,打響「香港淡馬錫公司」的品牌,吸引世界各地科研人才來港創新創業,令香港成為世界科技人才的夢工場。

香港除了和大灣區融合外,今後更要配合國家「走出去」政策,重點開發東南亞市場,把香港打造成為人工智能、數碼經濟、自動化生產、現代化物流業中心,幫助東南亞的企業提高生產水平,創造新產品。東南亞的企業要升級轉型,擴大生產規模,走向世界,首選到香港集資或者上市。

香港還應成為大灣區的跨境投資併購金融服務中心,任何企業都可來港享受便利的高科技融資服務。長此以往,香港的金融業一定會超過紐約和倫敦。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