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香港當站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第一線

2018-04-13

張仲哲 香港區潮人聯會會長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發展戰略,隨着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的通車,2018年是粵港澳大灣區融合邁向實質性進程發展的啟動年,亦是「一國兩制」新階段的一個起點,香港擁最大制度優勢,當站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第一線。

粵港澳大灣區如何突破「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種貨幣、三個不同法域和三個獨立關稅區」的制度壁壘和利益整合,進一步促進人才、資金等各種要素的流動,促進大灣區決策共商,加快推動在發展關鍵領域取得融合成效,仍然有很多難點。

香港處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第一線,當前港人對參與大灣區建設仍存在着很多疑慮和盲點,如何在「一國兩制」前提之下凝聚更多共識,掃清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思想障礙,如何正確理解和貫徹執行「一國兩制」新階段,將成為香港能否融入大灣區關鍵中的關鍵。

我們應該明白,「一國兩制」是個完整的概念,它立足於「合」,而非「分」。如何使「兩制」成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和構建大灣區的優勢而不是障礙,關鍵是要與時俱進,用新思維重新審視「一國兩制」的內涵,淡化意識形態的分歧,不斷縮小「兩制」間的差異,堅持「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聚焦發展,在「愛國愛港」的旗幟下團結起來。

融入國家發展,尤其是融入大灣區建設,對香港而言是具有十分重大和深遠意義的歷史工程。構建大灣區推動粵港澳合作,要堅持發揮香港所長,努力貢獻國家所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中轉港和物流中心、現代服務業中心,必將成為灣區對接世界的窗口,並進一步發揮金融、港口物流的國際化功能,強化香港在金融和國際物流方面作為灣區龍頭的功能,強化香港對珠三角的帶動作用。更為重要的是構建世界級的灣區經濟區,須實行市場經濟體制,而香港是全球公認的亞太區最自由的國際市場,香港的社會制度、經濟制度、法律制度和司法制度都與國際有較全面的接軌,這就是香港這一制最大的優勢。

可以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本身,就是中央為讓港澳融入國家發展,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而度身訂做的重要舉措。整個規劃的佈置和實施,體現了推動港澳和內地合作共贏的國家意志及宏偉決心。中央對香港寄望殷深,我們相信,在中央的領導和統籌下,香港一定能化解障礙,積極作為,不斷通過自身優勢帶動整個灣區建設,在融入國家發展的康莊大道上,成為大灣區璀璨的明珠,並在探索「兩制」融合之路中有所創新,有所成就,為「一國兩制」實踐的成功作出新貢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