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星光透視 > 正文

電影唔玩3D轉玩VR 蔡明亮帶觀眾走進廢墟之美

2018-04-20
■蔡明亮(左)與李康生是最佳拍檔。朱慧恩 攝■蔡明亮(左)與李康生是最佳拍檔。朱慧恩 攝

有人戲言:「蔡明亮也拍VR(虛擬實境)?」「蔡明亮的電影竟一票難求?」「VR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媒體。我在乎的是影片的Quality,觀眾看得明白與否,我不在乎。」蔡明亮輕描淡寫「重擊」戲言。當然,他才不在乎。說的正是他在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中帶來的VR新作《家在蘭若寺》。「我不會用玩Game的人的角度去想VR。」所以,《家》還是那熟悉的班底,同是「蔡明亮式」的慢,同是延續他的廢墟美學,他拍的仍是蔡明亮的電影。■文:朱慧恩

數年前,李安導演在拍《少年PI的奇幻漂流》時便叫蔡明亮試試3D電影,蔡明亮大概明白他的意思。「我的真實感啊,我對電影美術的概念、時間性等,我都可以理解。」他說。所以,今次HTC主動接觸他,找他拍VR,他也理解。「VR界做電影的人比較少,我覺得他們是要一些不同的思考、一個內容不同於他們的想像的作品。」他欣然同意了。

發展自設造型電影

特立獨行是蔡明亮。他厭倦敘事電影,因此近年發展一種自己設定的「造型電影」。「我更強調它的造型,包括人、景、物、時間、空間,都是造型的概念,也是美術的概念。所以我拍《家》時,他們剛好找我拍VR,實在太好了,我要把我的造型放到VR裡去強化它。」他說。

《家》在廢墟拍攝,為了強化廢墟裡的斑駁痕跡,每一場戲都噴水後才開機,「所以牆壁都是濕的,整個空間都是水的氛圍。」有一場戲,是男主角李康生(小康)和女主角尹馨的沙發戲,雖然只有一場,但蔡明亮特別重視那個空間,因此,他找來藝術家一齊給空間造型,在牆上貼紙,「貼的過程我也不太知道它會變成什麼,但因為有時間,也有手工概念,所以是個廢墟又不像廢墟,疑幻似真。」

觀眾只要戴上VR眼罩,就可以走進蔡明亮精心打造的空間,一窺廢墟之美。以長鏡頭定格畫面,是蔡明亮鼎鼎大名(惡名昭彰)的拍攝風格,來到VR,成了360度,蔡明亮打趣說:「有人話我儮q影又長又慢,變譾R,覺得悶就可以睇鴭P圍,就唔悶啦。」蔡明亮向來連配字幕都親力親為,《家》也不例外,不過轉換了形式,他不諱言多了很多難題。「有記者問我點解好似唔興奮,我嚗鰡﹞w經被磨掉啦!」他笑說。

人鬼交接的蘭若寺

不過,他對電影的熱情未曾磨掉。他依然是蔡明亮,與商業電影「道不同不相為謀」。有人傾情於現代都市之魅,蔡明亮卻獨愛荒蕪廢墟之美。近年,蔡明亮和小康搬到山上養病,四周都是廢墟,有鳥、蟲、青蛙等小動物相伴。廢墟成就了他很多作品,他笑道自己的家就是蘭若寺。

「住在城市裡你不會想到蘭若寺,而住在這裡你就會發覺這曾經荒廢的地方如此美。」提到蘭若寺,自然想起經典電影《倩女幽魂》,那蔡明亮的蘭若寺也是「鬼地方」嗎?「蘭若寺在佛教裡面是神鬼交接的地方,有很多精靈、菩薩會來,這就是蘭若寺。只是因為小說或電影的關係,才以為蘭若寺是鬼的地方。」因此《家》裡,不只有鬼,也有精靈,也聽到大自然的聲音。蔡明亮說,《家》寫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但每個人都被困住。而當中虛幻如夢的場景,則是互相安慰的折射。「就像有一隻鬼在隔壁,很想過來,但過不來。像媽媽的鬼魂會回來,煮飯給他(男主角)吃;他跟魚做愛,是真的嗎?也許是個夢,他好像只有跟魚才能在一起。」

除了《倩》的蘭若寺外,《家》有不少香港元素,片尾曲便悠悠響起了潘迪華的《熱情的眼睛》。其實蔡明亮與香港頗有淵源。他早年的短片《行者》,就是在香港街頭拍攝。他自言是看粵語片長大,他會在大學教學時向台灣學生講粵語長片。雖然他的電影與粵語片風格迥異,但他卻喜愛回頭在粵語片中尋找養分。「華人的電影有香港這一塊是很珍貴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