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碩鳴 資深評論員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指示,要促進香港與內地加強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他強調,發揮內地和香港各自的科技優勢,為香港和內地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作出貢獻,是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題中應有之義。習主席作此指示時,我正在內地邊遠地區的內蒙古通遼地區採訪,親眼所見,通遼市政府在產業發展、改善民生、精準扶貧等方面都需要科技扶持。有政策、資源、產業優勢的通遼,如果有香港協助,有科技作後盾,處邊遠地區的通遼發展將如虎添翼。
第一次去內蒙古通遼,看草原經濟,了解扶貧狀況,被通遼人傑地靈、勤勞樸實所折服。通遼市位於內蒙古東南部,松遼平原西部邊緣,科爾沁草原和「黃金帶」西遼河沖積平原。蒙古族人口143.9萬人,佔總人口的46%,是全國蒙古族人口數量最多的地級市。當地政府正落實習主席兩會期間參加內蒙古代表團討論時對內蒙提出「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脫貧攻堅,扎實推進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固」的指示,「三個扎實」為內蒙古確定了脫貧攻堅、轉型發展、民族團結的大戰略,如果可以加上香港的科技元素,相信有助當地加快改善環境,發展經濟。
香港科研支持內地脫貧
通遼和香港有歷史淵源,著名的科爾沁牛就是內地供港黃牛的最大來源地。土地肥沃的通遼,盛產玉米、雜糧。氣候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素有「內蒙古糧倉」之稱,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通遼有920萬畝土地種植玉米,幾乎佔據了糧食生產80%以上的面積,近幾年,平均銷售量在40億斤以上。玉米更出口到日本、韓國、俄羅斯、東南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具有良好的聲譽和競爭力。遺憾的是,通遼本地缺乏研究力量,沒有深加工能力,目前賺取的只是種植的低廉收入。如果香港的科研力量介入,協助通遼研發,不僅種植,也可以有第二及第三產業的收入,對邊遠地區發展,走出貧困是極大的支持。
同樣沒有想到的是,通遼還是紅辣椒(當地稱紅乾椒)的重要產植基地,僅開魯一縣,種植面積突破50萬畝,分佈在全縣100多個嘎查村,乾鮮椒總產值達到15.19億元。紅辣椒的食用及醫用價值很高,但目前,開魯僅能生產辣醬,最多也就是防狼器、口紅之類的低端產品,附加值高的醫用品缺乏科研人員關心,使得通遼人民守着金飯碗賺不到大錢。
據記載,辣椒含有一種特殊物質,能加速新陳代謝,促進荷爾蒙分泌,保護皮膚;辣椒富含維生素C,可以控制心臟病及冠狀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含有較多抗氧化物質,可預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可以使呼吸道暢通,用以治療咳嗽、感冒。辣椒對心血管疾病,對血糖高、對高血壓症都有預防和減緩作用。如果香港的科學家能有興趣協助研發紅辣椒的健康食品或者提煉製藥,讓原料產地也能享受後道加工高附加值的利潤,那會大大提高祖國邊遠地區的收益,也發揮了香港對國家發展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