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勇 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兼全國工商聯常委
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在這次峰會上,各成員國元首共同簽署並發表《青島宣言》,批准10餘份有關安全、經濟、人文等領域合作文件。《青島宣言》繼承「上海精神」所倡導的「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實現共同發展」的宗旨。這次是上合組織擴員後舉行的首次峰會,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加入彰顯「一帶一路」倡議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回應,為世人矚目。
今年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上海合作組織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支持者和踐行者,是歐亞經濟聯盟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平台。
積極拓展各領域務實合作
5年來,上合組織各國與「一帶一路」建設對接,共商、共建、共享和平,積極拓展各領域的務實合作。在今年5月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我們要着力推動陸上、海上、天上、網上四位一體的聯通,聚焦關鍵通道、關鍵城市、關鍵項目,聯結陸上公路、鐵路道路網絡和海上港口網絡。」目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政策溝通不斷深化,設施聯通不斷加強,貿易暢通不斷提升,資金融通不斷擴大,「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隨着《上合組織成員國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生效,中吉烏公路全線貫通,中國-中亞天然氣管線和中哈、中俄原油管道建成運營,中歐班列常態化高效運行,上合組織區域內初步形成涵蓋公路、鐵路、油氣和通信的複合型基礎設施網絡。據報道,中國積極建設上合組織發展銀行和投資基金,為成員國經濟發展提供金融保障,並首批注入貸款資金300 億元人民幣。
促進上合區域的互利共贏
資料顯示,上合組織各成員國有超過30億人口,經濟總量16萬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佔全球20%以上,構成歐亞大陸上規模最大的區域市場。不可否認,上合組織成員國大部分處於發展振興的關鍵階段,都制定了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戰略。上合組織各成員國、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國均位於「一帶一路」沿線,中國與各國傳承古絲路精神,弘揚「上海精神」,平等協商,深挖區域合作潛力,共創合作機遇,謀求各方共同發展。
目前,一些對接合作已進入從理念到行動、從規劃到實施的新階段,並取得了早期收穫,如中巴經濟走廊、中烏鵬盛工業園等。得益於此,我國與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貿易投資便利化不斷推進,經貿合作實現快速發展,中國成為多數成員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去年我國與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貿易總額達2,176億美元,同比增長19%,促進了上合區域經濟金融合作和互利共贏。
港可成「一帶一路」新支點
專家分析,在今後20年,香港除了繼續發揮融資中心的作用,還可成為中國的全球財富管理中心、領先的離岸風險管理中心和中國的全球資產定價中心。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認為,連接東方與西方的香港可以貢獻獨特的價值。「一國」決定了香港是值得中國信任的地方,「兩制」下與國際接軌的法治和市場環境則為香港贏得了海外投資者的信任,吸引了來自全球的資金。
「一帶一路」建設面臨一定風險,包括政治風險、債務風險、匯率風險等等,這些風險中最容易被管控但也最容易被忽視的是匯率風險。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不僅擁有大量的離岸人民幣存款,而且開發出多種多樣的離岸人民幣投資工具和風險管理工具,包括人民幣兌美元期貨、以人民幣計價的金屬期貨、人民幣債券、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等,可以滿足不同的海外機構對於人民幣的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需求。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將能贏得巨大的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