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傑 軍事評論員
法國國防部女部長佛羅倫薩履新不久,近期再次爆料:法國打算再研製一艘新型核動力航空母艦,這項計劃的財政預算將被優先安排。對此,許多人頗感愕然。早在2004年,當時的法國政府和軍方曾宣佈,決定放棄建造第二艘核動力航母的計劃,轉而研製常規動力航母(甚至一度傳出要與英國聯合研製航母)。
如今為何法國政府和軍方來個180度的大轉彎,重新青睞核動力航母?法國海軍是否有能力和技術建造?此外,法國缺乏先進的艦載戰鬥機、彈射器與預警機等,這些均需依賴美國,能否確保「法國製造」的核動力航母按時下水,並形成戰鬥力?這一系列未知數,使得這艘法國新型核動力航母尚在孕育階段,似乎已預示將面臨難產。但是,由於多種因素,法國還是急欲重建新型核動力航母。
首先,為給自己撐門面。2001年5月正式服役的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自服役以來問題接二連三、事故不斷:例如,冷卻系統及連接渦輪機等部件不斷發生故障,核反應堆耐壓殼出現龜裂;功率太小,導致航速過低(最大航速僅27節)。再者,「戴高樂」號下水後才發現飛行甲板太短,無法完成 E-2C「鷹眼」預警機起降,最後不得不返廠全面檢查,將斜角甲板跑道加長4.5米才解決問題。
更有甚者,2000年11月,「戴高樂」號航母在北大西洋進行首次遠洋試航期間,一部螺旋槳的槳葉突然斷裂,沉入大西洋洋底。從某種意義上說,「戴高樂」號從問世到服役迄今,基本上是一個不合格的產品。對此,法國海軍心知肚明,急欲設計與建造一艘真正超一流的中型核動力航母給自己撐門面,挽回不良影響。
其次,為與英國叫板「拔得頭籌」。英法同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隔英吉利海峽相望,都是歐洲的「地區大國」,長期以來雙方誰也不服誰,總在暗自叫板,欲比高下。近年英國皇家海軍一口氣下水了兩艘滿載排水量達6.5萬噸的「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威爾士親王」號,令英國民眾揚眉吐氣。法國原本想利用「戴高樂」號為自己揚眉吐氣,卻因它問題迭生,在世人心中留下負面印象。為此,新一屆法國政府與軍方早就憋了一口氣,希望盡早研製一艘性能蓋過英國的航母。
但是,法國在多方面存在軟肋和短板,加之囊中羞澀,撥給海軍的軍費不是很充分,未來航母在塊頭和噸位上不可能超過英國航母。唯有沿用自己有些優勢的核動力裝置建航母,來一秀遮百丑。
再次,為了拉動法國造船業發展。法國海軍已多年沒有建造大型艦船,尤其是近十年,幾乎沒有滿載排水量超過2萬噸的大中型艦船服役。這種狀況既不利於艦船建造廠的進一步發展,也不利於法國海軍武器裝備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新航母的設計與建造,將拉動包括艦船、飛機、武器、核動力等企業全方位發展,帶來明顯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