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香港融入大灣區 發揮協同效應

2018-07-30

柯創盛 香港群策匯思主席 立法會議員

李克強總理去年於政府工作報告論及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以及習近平主席十九大報告提到「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香港近來的熱點詞,媒體幾乎每天都有粵港澳大灣區相關的報道,社會幾乎每星期都有粵港澳大灣區相關的活動。筆者深信,憑藉更全面深入的合作互補,發揮粵港澳大灣區「9+2」(9個廣東城市連同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大於11的協同效應,可以為香港帶來無限機遇,提升香港整體競爭力,改善市民生活。

什麼是「協同效應」呢?最形象化的比喻是:「1+1>2」,那麼大灣區能否變成「9+2」大於11呢?關鍵在於發掘各個城市的競爭優勢,從以往的無序競爭、重複建設,變為區域上合理分工,各展所長,集中精力發展自己最具優勢的產業,實現共贏發展。

舉一個例子,以前東莞被稱為「世界工廠」,自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原有的工廠逐步改變用途,東莞以其四通八達的交通基建,鄰近深圳而土地相對充裕和便宜的優勢,成為了深圳的後勤基地。例如華為就把研發部門從深圳搬至東莞的松山湖,涉及2,700名員工。另一個例子是金融業,香港作為舉世知名的金融中心,可成為大灣區與國際合作的金融橋樑;深圳前海以及深交所則主要為科創業服務;廣州則成為廣東省以及華南地區的商業樞紐。

然而,大灣區最重要的規劃是,把區內各市的經濟腹地重新整合,從各自為政,擴大到大灣區以至整個華南地區,形成統一市場。香港人口只有700多萬,本身的市場容量有限,而廣東省人口過億,大灣區人口也接近7,000萬人,是香港的十倍,加上文化語言相近,是香港的理想發展之地。

大灣區的大容量為港人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香港年輕人在國際視野、語言能力上具有比較優勢,正好在大灣區一展所長。目前香港所欠缺的,是積極融入大灣區的推動力。不少港人不敢走出舒適區,不願意融入大灣區發展,有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則把大灣區規劃抹紅抹黑,妨礙香港融入大灣區。

這些千方百計要割裂香港與大灣區合作的政客,是從香港的利益出發嗎?抑或再次暴露「逢中必反、為反而反」的立場?我相信,絕大多數港人的頭腦是清醒的,眼睛是雪亮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