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香港執法需要更多人情味

2018-08-24

紀碩鳴

香港是法治社會,因為市民的守法意識,因為執法的嚴刑峻罰,才讓香港的自由市場有穩定秩序。不過,香港執法也不是毫無人性,法律不外乎人情的價值判斷,很多時候也讓香港多一份溫情,寸金寸土,不少生活寒苦的低下層民眾也需要更多的人情味。

因違法擺地攤,79歲賣舊衫的婆婆不久前被執法人員規勸不果後被拉到警局,引起社會關注。1985年左右來港定居的婆婆,一人獨居還要照顧鄉下的百歲老母。雖然她申請了綜援,但因為不夠用,於是在深水埗翻磍偶氶C阿婆與執法者多次打交道,這次因為阿婆不聽勸告,也不配合執法而被捉。

當晚食環署執法惹爭議。該署人員在桂林街近汝州街巡邏時,發現婆婆非法擺賣,於是票控她,但婆婆拒絕合作提供地址,食環署人員於是要求警方協助,其間有途人在旁拍攝及大叫:「警察拉阿婆!」引來大批途人圍觀,受到社會各界關注。食環署認為,婆婆嚴重阻街,該署人員多次警告婆婆,但她無理會,拒絕離開。鑑於現場聚集圍觀人士漸多,故須將婆婆送到深水埗警署繼續跟進,其間,婆婆拒絕合作,行動人員於是使用適當方式協助她上警車。

不過,食環署指考慮這宗個案各方面因素,包括今次涉事長者背景,在徵詢律政司意見後,決定不提出檢控。

食環署執法有法可依,也是為了保障香港的社會環境和社會秩序,沒有執法人員的依法維護,香港可能就是一個亂港。各處無節制地隨處亂擺攤,絕對會影響香港市民的生活。

但這類違法行為對普通市民及社會生活的影響又不是十分惡劣和嚴重,一般都給予教育後放行的機會,這次因為當事人不配合,引發了輿論的關注。考慮到實際情況,食環署還是手下留情,沒給予更為嚴厲的處罰。

通常,法律嚴明的社會都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公正無私的等等,表明法治社會的至高無上。但很多特殊情況下,我們還會說,法律不外乎人情,意思是,法也不是僵化的,具體情況是雜複的,可以評判的,法律一般不會超出人類社會的情感之外。婆婆為生活,這把年紀還在為家人、甚至百歲老母的生計奔波,實在是值得同情。這樣的年紀,這樣的苦況,應該沒有犯法的故意,應該不會對社會有危害的故意。社會應該給予更多的愛心,社會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懷才對。

意大利法院曾經判決一個在超市偷食物的被告無罪,原因是「他偷取少量食物,乃是出於『即時及必須的營養需要』以維持生命」。輿論幾乎都支持此判決,因為判決彰顯了「法律不外乎人情」。

不知道這樣的偷竊在香港是否會被判無罪。但如果法官同情因挨餓而偷食物的被告,可以在定罪後,決定是否輕判如判緩刑、社會服務令等。這樣,既可以懲治偷竊犯罪,也會有適當的人情照顧被告的實際情況。

香港原本就是非常可愛的城市,雖然擁擠但充滿着人情味,英國慈善救助基金會公佈2017年「世界行善捐助指數」,香港全球排名第25位。同情心、人情味是社會穩定的潤滑劑,香港還需要更多的人情味,以讓繁榮的社會有一份溫馨。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