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九龍仔與福德古廟

2018-09-01

■ 葉 輝

話說九龍仔就在九龍城與九龍塘之間,昔日此一小地方即為對衡道與蘭開夏道一帶的一條村落,此所以老一輩港人稱之為九龍仔村;查實《新安縣志》早就已有九龍仔的記載了,其時範圍包括今日窩打老道以西的大坑東一帶,而其時九龍塘僅為九龍仔西南(今大坑東h一帶)的小地方,當中有一個池塘,故此就命名為九龍塘了。

或者可以想像,就在此條大坑所流經的一小塊地方,那就是九龍仔了;依稀記得從前也曾匆匆翻閱一本由街坊口述而成的書籍,當中就有舊照片,當中顯示,在九龍城與九龍塘之間,傳說當時的地方官員在地圖上看到此一並無名稱的小地方,看來就活像由兩名成年人與一名小童手挽手而行,此所以就稱此地為九龍仔了;且說上世紀二十年代起,九龍塘就將九龍仔一分為二,以東的九龍仔公園一帶,以及九龍塘以西大坑東h及南山h,遂稱為九龍仔了。

較為年長的街坊仍然將大坑東h及南山h一帶稱為九龍仔,「深水鶣n山區九龍仔大坑東西又一h潮僑盂蘭勝會」就曾一度在大坑東公園舉行,不過,由於九龍仔之名的歷史演變其實不為大多數人所知悉,而大坑東h與南山h一帶由於建有石硤尾地鐵站,石硤尾逐漸取代九龍仔而成為當地通俗地名。

此所以使用九龍仔名稱的地方並不多見,除九龍仔公園以外,即為九龍仔福德古廟以及九龍仔業主會了;九龍仔福德古廟在石硤尾棠蔭街,窩仔山(網民多稱之為主教山)山腳,入口處就在棠蔭街大坑東社區中心旁的小路;福德古廟現址從前就為窩仔山寮屋區,及至寮屋區清拆之後,遂成為碩果僅存的建築物。

九龍仔福德古廟為私人廟宇,廟中供奉諸神,已有逾五十多年歷史,此一廟宇其實塗上深紅色,儘管並不像華人廟宇委員會所管理的那麼富麗堂皇,廟內神像俱排列得井井有條,倒也不失其淳樸風貌;由於福德古廟可通往主教山,街坊常經過,廟外有榕樹娘廟,以前有一棵老榕樹,上面寫有榕樹娘,其後為颱風所侵襲,將老榕樹吹倒了,遂建為榕樹娘廟。

九龍仔當中有一小山丘,原名稱為九龍仔山;上世紀五十年代啟德機場跑道展開延長工程,因九龍仔山位於13跑道降落航道之所在,故此就被塗上紅白相間的方格圖案,以此引導機師,由於巨型棋盤形方格圖案遠看非當醒目,遂被當作地標,而附近居民亦稱呼九龍仔山為格仔山;其時由於安全理由,小山丘一部分被夷平,所得沙石用於在九龍灣填海興建跑道,而其餘土地則用以興建九龍仔公園了。

距離聖德肋撒教堂不足兩公里之外,連綿山崗及古老村落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消失;幾近夷平的礦石山下,村徑與農圃間有一條古老鄉村。

在老照片中,遠方的港島柏架山及畢拉山俱顯示攝於九龍東北,如今已變作三合土森林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