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鄰
一年一度的潮人盂蘭勝會,今年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辦。八月二十五日(農曆七月十五日)晚,我和妻子去了趟維園,算是領略了這勝會之盛。整個維園,趕廟會一般:戲台上大俗大雅的表演,展板上圖文並茂的說明,彩紮的亭子,寄意的小吃,扮相千奇百怪的導賞員......
香港是個華洋共處、新舊並存的多元文化社會。節日多,而且每個節日都過得煞有介事,是這裡的一大特色。有的節日特別高大上,有的節日卻非常接地氣。比如鬼節,就和端午重陽、佛誕聖誕、回歸紀念日等各類節日,並行不悖,水乳交融。香港的鬼節有兩個,一中一西:緣於中國的盂蘭節,緣於西方的萬聖節。
盂蘭節又稱中元節,俗稱七月半。道教以農曆一月、七月、十月之十五日為上元、中元、下元:上元天官賜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祭拜三元,有很多講究。港人過盂蘭節的風俗是極盛的,拜神祀魂,放燈焚紙,派平安米,演神功戲,前後持續一個月。其中的高潮,便是潮人盂蘭勝會,2011年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勝會以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心,前後延展數日,從開關祭神到送神閉關,一整套道場做下來,加上若干配套儀式,內容很是豐富多彩。
盂蘭是梵語音譯,意為「倒懸」,盂蘭節起源於「目連救母於倒懸」的傳說。中國的鬼文化,一直有蚇@厚的家庭宗法特色。因此,盂蘭節不同於萬聖節,它與祖先崇拜密切聯繫。雖為鬼節,卻也被視為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經過長期演變,盂蘭節已與除夕、清明、重陽一起,並列而為中國的祭祖大節。這是盂蘭鬼節相別於西方或其他鬼節的最大特點。
香港早已發展成為國際大都市,仍有很多傳統風俗留存。七月十五日前後,每當夜幕降臨,人行道上,廣場邊上,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市民焚燒紙錢香燭,祭奠親人,超度遊魂。由於祭祀對象的多元化,祭祀活動的隨意性和便利性,盂蘭節在總體氣氛上並不悲慼,或者說不夠莊嚴,有時甚至表現出某種灑脫和幽默。坊間流傳的一則笑話,頗耐人尋味:
七月半那天晚上,我在街上溜達,想去超市買點吃的,一摸兜沒帶錢,就打電話叫家裡人送點錢來。看見有幾撥人在燒紙祭祖,走過去跟一老頭閒聊。老頭說在給家人送錢,問我這麼晚了在這幹啥?我說,在等家裡人給我送錢呢。老頭一聽臉都白了,掉頭就跑。我趕緊解釋,喊:大爺別跑,我真是在等家裡人給我送錢來呢!頓時,街上所有燒紙的都跑了......
盂蘭節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它的社會屬性。以祭祀的形式,加強鄉黨間的聯繫,互幫互助,抑惡揚善,是盂蘭節被賦予的教化使命。活動過程中,派米搶孤等環節,則承擔了扶貧濟困的責任。與主流宗教團體施粥行善不同,盂蘭節是把這份善意內化於娛樂性活動中的。受施者在獲得物質救助的同時,還享受了精神愉悅,並最大程度地維護了自尊。
漫步維園,任由思緒遊走。直到活動結束方才出來,竟是意猶未盡的感覺。徜徉在七月半的街頭,沐浴茪J秋的風,品味萬家燈火。一輪明月,懸掛於清冷的穹窿之上。夜漸漸深了,陰陽相融的味道濃郁起來。不知不覺,我有些沉迷了。
在淒美而寧靜的月色下,一切奼紫嫣紅都被簡化了,天地間彷彿一幅大寫意的水墨畫,渾然而成。不由想起前幾天在西泠印社看到一幅余任天的印刻作品:去妍返質。當年李太白獨坐敬亭山下,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而今,在太平山的剪影下,一脈淡淡思緒,竟與詩仙相通:
人鬼情難了,風塵苦自憐
高天懸冷月,相約共纏綿
由這月色,又想到近代畫家林風眠。林風眠是開宗立派的角色,畫風以清明淡雅見長,被稱作「孤獨的苦味的詩」。畫家原名林紹瓊,自改名林鳳鳴,後再改為林風眠。林中之風,聽風而眠,已然於喧囂中透出一份冷靜來。
林風眠一生坎坷,幼年即遭家庭變故,母親因通姦被逐出家門;青年留學法國,妻子因分娩時染疾,與剛出生的嬰兒一同亡故;壯年遭遇文化浩劫,親手毀掉了自己耗心盡力的大部分畫作;晚年寓居香港,邊回憶邊創作,重塑自己的水墨人生......
半生孤鴻,一世溫良,終成大家。遙想林風眠的畫案前,孤月懸空冷,清風伴我眠,勘破窮達,等閒生死,好一抹乾淨簡潔的「秋林夜月」意象-
秋林入夜別無妍
蟬語悠悠月影閒
老鳳不鳴新曲調
清風靜聽好成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