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大佺
小時候,故鄉牟河壩常常會來一些走村串戶賣麻糖的人。
麻糖,就是用糯米、麥芽為主要原料,精製而成的麥芽糖。做得好的麻糖,色如白麵饅頭,又香又脆,甜而不膩。據說麻糖起源於湖北孝感。
賣麻糖的人通常把麻糖盛在一個長方形的鐵盤子裡,上面撒些米灰麵,蓋張塑料薄膜,然後放在背兜上,用一根細細的繩子繫好。背兜是那種用小篾絲編織的夾背兒,編得非常細密,沒有漏眼,可以背糠米麵。賣麻糖的人背茬聶},背兜裡裝茪@桿小秤,手裡拿茪@塊彎彎的厚鐵皮和一根小小的棒槌,鐵皮的一端薄如刀削,棒槌的一頭鑲茪@坨圓圓的鐵塊,那鐵塊輕輕敲到鐵皮上,就發出「叮叮磕,叮叮磕」的聲音,聲音優雅悅耳,像一首童年的樂曲。
在童年,我是喜歡聽這樂曲的。那又香又甜的麻糖是兒時的奢侈品,咬在嘴裡,甜透心靈的美味至今難以忘懷。每當聽到「叮叮磕,叮叮磕」的聲音時,我們就從屋裡跑出來,跟在那賣麻糖人的後面,一路尾隨。直到那賣麻糖的放下背兜,給別家打麻糖,或者走出村子時,我們才戀戀不捨離去。
那時候的麻糖不是用錢買(用錢也可以買),是用大米換,大約要三斤大米才能換一斤麻糖。那時候農村窮,糧食不夠吃,父母哪裡有多餘的大米給你換麻糖呢?每當看見賣麻糖的時候,我們的眼神裡就露出直勾勾的眼神。偶爾,母親也會從家裡用木升子端些大米出去,那打麻糖的就會放下背兜,用秤把大米秤過斤O,將大米倒在背兜裡,然後用薄如刀削的鐵皮那端,戳進長方形的麻糖,用棒槌敲幾敲,將麻糖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秤過斤O後,在母親的木升子裡撒上一點米麵,把麻糖倒進去,這樣,麻糖就不會粘在升底扯不出來了。有時候,賣麻糖的會因母親木升子裡的稻米碎了些而要求提高比例,而母親也會為賣麻糖的在木升子裡少灑了些米麵而嘮嘮叨叨地埋怨幾句。
儘管不能經常吃到麻糖,但它卻帶給我們無窮的快樂。看到賣麻糖的敲蚥K皮進村來了,嘴饞的我們就調皮地躲在大樹後唱荂G「叮叮磕,叮叮磕,你的麻糖賣不脫。」好像人家的麻糖賣不出去就會白送給我們吃似的。賣麻糖的回頭看我們一眼,也不跟我們計較,繼續敲蚥K皮走村串戶。偶爾遇到大方一點的賣麻糖者,在賣麻糖給別人時,看到我們在後面跟了很久,會敲下一小塊麻糖送給我們,我們接過麻糖,說聲「謝謝」,歡歡喜喜地跑回家去。
有時候大人也和賣麻糖的開開玩笑。記得有次生產隊有位中年婦女和大家一起在山頂挖地時,看到賣麻糖的來了,對他喊道:「賣麻糖的,背過來我給你打完。」賣麻糖者以為遇到大買主了,背茬聶}爬坡上坎地來到山頂放下背兜說:「你不是要給我打完嗎?」中年婦女揮舞蚋糷熐﹛G「對呀,我這就跟你打玩。」賣麻糖的知道上當了,只好背起背兜怏怏不樂地離去,身後響起一片嘻嘻哈哈的笑聲。
小孩子天性好吃,有時候實在饞不住了,就悄悄地從家裡的米罈子裡偷些米出去換麻糖吃,但這要冒很大的風險,被父母知道了,會把你狠狠揍一頓。
有時候賣麻糖的見小孩子端去的大米太多,要問清楚「家裡的大人知道不?」「是不是家裡的大人要你來的?」之類的話語才換麻糖給你,否則,大人就會去找賣麻糖者扯皮,「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呀?」「小孩偷出來的米你還換麻糖給他,這和做賊有什麼區別?」
一晃離開家鄉30多年。離開家鄉後,在城市裡很少見到賣麻糖的。遠去了牟河壩,遠去了我的故鄉,遠去了賣麻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