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直道是秦始皇時期修建的中國首條軍事交通要道,也是保存至今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對中國古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民族融合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歷經七年的實地考察和編撰,總字數三百萬字的歷史學術叢書《秦直道》日前在西安首發。該套叢書對秦直道的修築時間、路線、建築工程、沿途遺存,及其在軍事防禦、經濟交流中的地位,秦直道沿線的生態環境和秦直道的歷史文化內涵、價值和現實意義等進行了深入探討與研究,不僅全面反映了秦直道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時更用嚴謹的考古數據和圖片,向讀者立體展示了秦直道的前生後世。據悉,這也是中國首部系統介紹秦直道的學術研究叢書。
八卷三百萬字收錄最新成果
《秦直道》叢書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策劃,中國秦漢史研究會顧問、中國人民大學王子今教授擔任主編,龐大的作者群更是匯聚了當今中國歷史學、考古發掘、文博保護、地理學等多個領域的頂級學者和專家。叢書按專題共分為八卷,整套書三百多萬字,約一千幅圖片。收錄內容包括《秦始皇直道考察與研究》、《直道與長城--秦的兩大軍事工程》、《秦直道道路走向與文化影響》、《秦直道考察行紀》、《嶺壑無語--秦直道考古紀實》、《秦直道與漢匈戰爭》、《秦直道線路與沿線遺存》及《秦直道研究論集》。
其中,由王子今教授所著的《秦始皇直道考察與研究》,運用了歷史學、文獻學、簡牘學、考古學、地理學、歷史地理學、社會學、民俗學等學科的方法,選取了和秦直道相關的諸多重要主題和海量歷史信息,向讀者完整展示了秦直道的歷史面貌;由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孫家洲教授等所著的《秦直道與漢匈戰爭》,則從匈奴的興起、西漢初年圍繞秦直道的爭奪、漢匈戰爭的全面爆發、漢匈和親等入手,梳理了秦直道在漢匈關係演變中所扮演的角色,從而折射了秦直道在秦漢史和秦漢軍事史上的特殊地位。
此外,由原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秦直道考古隊隊長張在明等人所著的《嶺壑無語--秦直道考古紀實》,全面收錄了作者多年來關於秦直道考古發掘的權威性研究成果,包括諸多秦直道考古簡報、考古記錄和多篇考古日誌,考古現場眾多精美且具說服力的圖片。各篇文章視角獨特,資料可靠且權威,論述嚴密,邏輯性極強,有的觀點在相關研究領域為首次提出,是一部學術價值極高的學術專著。
秦直道研究集大成之作
在發佈會之後舉行的研討會上,多位專家表示,《秦直道》叢書凸顯三大特點:首先,這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反映秦直道最新研究成果的學術叢書,這套叢書的出版對於推動秦直道研究的深入和擴大其在國內外影響力方面,貢獻不言而喻;其次,這是多學科融合歸一的權威巨著,叢書涉及學科眾多,既有地理學、歷史學,又有考古發掘、文博保護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圖文並茂、資料殷實;第三,《秦直道》叢書一馬當先,未來相關研究將以此叢書為引子,以兼容並蓄的開放心態,陸續增補更多的科研成果,力圖形成秦直道研究「百花齊放」的學術氛圍。
出版方代表,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社長劉東風亦表示,《秦直道》叢書是「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自2011年組稿起,歷經七年精心打磨,叢書對秦直道研究中的各種觀點兼容並收,全面構建出秦直道研究的最新成果框架,最終成為秦直道學術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秦直道考古隊隊長、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肖健一在新書發佈儀式上表示,近年來社會各界對秦直道關注熱度愈來愈高,但是由於秦直道很多線路尚不是很清晰,因而現在最重要的工作是在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保護。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保護好這一重要歷史遺產,千萬不能讓其真的成為僅僅停留在史書和文獻上的秦直道。
據悉,「秦直道」研究目前是開放的體系,未來,在容納現有秦直道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會陸續增補更多的研究成果。在當日的發佈儀式之後,由出版方組織的十餘位各領域專家學者隨即出發,開始對秦直道西線進行考察,這也標誌着秦直道研究下一階段工作的正式啟動。■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