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專題 > 正文

自由選擇抑或道德命令? 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意識形態爭論

2018-08-29
■動物保護人士在廣西玉林。■動物保護人士在廣西玉林。

放生、素食主義、動物保護等概念和生活方式,如今已脫離了宗教、地域的限制,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產生愈來愈多的影響。但無可迴避的是,如何面對這些價值及其背後的生活理念,社會並未達成有效共識,或是永遠也不會有共識。因此,如何面對由此引發的爭議性話題和事件,也成為擺在社會大眾面前的一道難題。■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任何行為或生活方式,在不突破整體性的社會公序良俗原則下,都應當是理性而自由的價值選擇,而不能成為感性而壓迫式的道德命令。文明而進步的生活方式,應當是自然演進的結果,絕非強制推廣而形成。

放生體驗 行之有道

春夏之交的一個下午,在中國東南沿海某省城市的港口邊,一艘船正準備出發,完成一項有關放生的任務。參加這次放生活動的人,則來自不同職業、不同年齡。

「我每星期都會來參加一次這樣的活動。」來自中產家庭、目前攻讀博士學位的李明道(化名)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自己已經成為了放生活動中的積極參與者,每一次的參與都會讓他有對生命、對動物、對人生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體驗。

李明道說,自己是一位素食主義者,此種生活模式已行之有年。而他的父母目前已經退休,也以素食方式作為一日三餐的宗旨。「因為早期養過小動物,加上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素食成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因此覺得應當珍惜世界上的每一種生命,包括動物在內,所以選擇放生作為自己假期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李明道認為,參與放生活動,可以同樣讓奉行素食原則的父母開心,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面貌充滿了正向的態度。

根據記者觀察和了解,這一船參與放生活動的人士對此類活動多抱以尊敬和神聖的態度。每到周末,他們會聚集在一起,首先到水產市場上去集體購買各種水產、海產動物,費用由大家共同付出。購買的環節完畢之後,眾人會租賃一艘海船,將這些水海產動物帶上船,花費大約一小時進行放生。而每次租賃船隻的費用,大概在300至500人民幣。

據悉,船隻出海和放生的區域也是非常有講究。以記者探訪的這一組放生人員為例,他們選擇出海和放生的地點較為靠近中國東南某知名旅遊區,漁民漁船較少在這一位置從事漁業活動。「選在這個地方,也是為了避免這些海中的動物被再一次捕撈上來。」李明道如是告訴記者。

這一組人員每次放生的動物,種類比較豐富,包括了各種魚類,甚至有體型較大的海龜。記者得知,這些海龜若不被放生人員購買放生,通常的命運是被送到廣東一帶的海鮮餐廳。在整個中國,廣東、廣西一帶的野味、海鮮餐廳似乎較為出名,這種現象和「口碑」屢屢出現在諸多新聞媒體和文學影視作品中,也讓放生參與者覺得有必要用持續性的行動令動物們可以逃離被端上餐桌的結局。

烏龜的確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動物。在東方文化中,烏龜代表的是穩重、長壽、吉祥。這種文化意識也令放生者們對即將回到大海的烏龜格外重視。每一隻烏龜的殼上,放生者們會寫上紅色的「佛」字。李明道告訴記者,這既代表了放生者們內心的一種信仰和信念,其實還有另一層非常深刻的用意:若這隻烏龜再被人捕撈了上來,捕撈和販賣者們看到「佛」字的時候,或許會有某種對他們內心足以產生震懾和觸動的力量,或許這些海龜們就可以再一次回到大自然。

動物保護 各持己見

放生這種行為模式,有非常強烈的宗教救贖因素。部分人認為有必要為自己或是親人贖某種心靈意義上的罪,選擇以放生的方式去進行內心和靈魂的昇華。從本質上說,這是一種道德層面的祭祀,也是一種值得尊重的信仰。在不少宗教場所或是相關的書籍中,對於如何從宗教角度去理解和進行放生,也有非常具體和細緻的規範。因此,宗教意義上的放生已經和宗教相伴許久,歷史早已超越了數百年。

放生的另一個層面則是動物保護。最近十年,中國的動物保護風潮愈加流行。不過就源頭而論,動物保護的理論體系來自於西方。歐美社會經歷了機器工業文明之後,環境在某種程度上遭受了破壞,動物保護成為了一種帶有社會變革意義的思想。西方的環保主義、綠色主義也伴隨了某種程度上的素食主義。與東方的佛教理論不同,西方的環保思想更加從生活、可持續發展、健康角度去看待動物保護的問題。在歐美社會的環保人士看來,大家如果要吃牛扒,就需要去養牛;而每一隻被飼養的牛都需要佔據不小的草地、花費不少的飼料,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環境和生態的破壞。此外,環保主義不斷延伸的理論是:動物和人都是生命體,都肩負了維持和保護生態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責任,因此人有必要對動物進行保護。由此,動物保護思想、素食思潮在西方也漸漸流動起來。以本港為例,遍佈港九新界的素食餐廳,不僅有具有東方風格的菜式品種,同時還有立足於西餐的素食店,也有素食餅乾、素食冰淇淋等不同口味的食物。

不過,與動物保護、素食主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生活消費至上主義的行為和思潮。在一定時空範圍內,這種思潮在相當程度上與動物保護主義、素食主義形成了非常激烈的爭論和衝突。例如,最近每一年都引起社會激烈討論的便是廣西的玉林狗肉節。以當地民眾的角度而言,在一定時節食用狗肉已經是多年以來的傳統。此外,和一些地方的龍蝦節一樣,玉林當地人認為玉林狗肉節對於提升當地的知名度、增加觀光、改善經濟帶來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但動物保護人士顯然無法接受這樣的看法。他們從動物保護的角度出發,認為伴隨時間的演變,動物特別是狗,已經成為了人類的朋友,吃狗肉已屬不該,若再將食用狗肉的行為擴大化、群體化、節日化,則是完全不能容忍和不可接受的行為。正因為如此,每一年的玉林狗肉節時期,不少愛狗人士都會前往玉林進行所謂「抗議」,以表達對當地民眾食用狗肉以及以此作為賺錢工具的不滿。

不過,在當地民眾和反對動物保護的人士看來,動物保護團體和人士的論調根本是「說風涼話」。當地民眾認為,食用狗肉已經是當地的傳統,用最近這些年興起的思潮、概念去否定當地行之有年的生活方式既不合理也不科學。「對於一些人倡導的所謂『動物權利』,我一直持有非常強烈的保留態度,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對絕大多數為生活、為三餐而努力奮鬥的平民而言,人的幸福、尊嚴、權利、快樂才是最重要的。」中國內地一位不具名的媒體人在接受訪問時表達了這樣的看法。他舉例說,不可否認,近年來,在城市地區的一些中產階層看來,狗或是其他一些動物已經成為了人的「好朋友」;但是在更為廣袤的區域,人們會因為經濟條件、生活水平的差異、社會階層的不同,而對動物本身的意義具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在冬季的北方,一些農村地區的人士會將狗肉視為取暖的食物,這也就是為何此種現象一直引起爭議和對立的原因。

由此可見,在主張動物保護的人士看來,繼續食用動物尤其是與人類較為親近的一些物種,是生活方式與文明程度落後的表現;但是在涉事民眾和部分知識階層看來,動物保護人士無異於不食人間煙火的文藝青年,雙方在立場上毫無交集可言。

理解差異 開放討論

「狗肉節這種現象,是一種非常落後、愚昧的文化呈現。」一位居住在中國江南地區的民間文化人士對記者作出了上述表示。他指出,在中國,一些人熱衷於食用動物,已經超過了攝入身體健康營養的需要,而是演變成了一種身份、階層、等級的體現和炫耀。他直言,在華南部分省市存在、流行的「吃野味」,其實就是這種刻意凸顯身份差異的形式。「愈是稀奇、愈是珍貴的動物變成自己口中的食物,愈是能顯現自己作為一名成功人士的地位。」他這樣評價濫食動物的情形。

社會對這一議題的理解差異引起了很多討論。在台灣,曾有素食主義者到夜市或大排檔區域去宣傳素食理念,引起爭議。「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動物仍會被視為是財產,這是現實。」中國內地前資深媒體人吳如加這樣看。他認為,動物保護、素食主義人士可以擁有自己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也可以就這種生活方式與意見不同的其他人進行探討,但是這種探討不能夠變成是妨礙他人自由延續固有傳統生活模式的行為,如果變成這樣一種情形,便是將自己信奉的某種「政治正確」強加他人。

深圳知名文化學者、編劇、作家胡野秋直言,自己已經素食多年。他告訴記者,自己吃素乃是基於兩個原因:首先是對目前的肉類安全有疑慮,尤其是各種添加劑的副作用,對健康的影響難以估計;另一方面,吃素乃是因為從自身身體營養角度而言,這麼多年來肉類的養分已經足夠了,反而吃素可以讓自己的健康更加好地持續下去。談及目前的素食主義顯現,他相信一是出於宗教信仰和因素;二是基於健康的原因,尤其是高血壓、高血脂多和肉類有關;三是基於食品安全因素,畢竟包括口蹄疫、瘋牛病等食品安全災難,多和肉類有關;此外,目前的環保主義的風潮愈來愈流行,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殺生是不可以接受的。

不過,對於放生,胡野秋抱持一定程度上的謹慎態度。他說,放生的源頭具有宗教因素,但是很多人目前的放生,乃是為了放生而放生;很多人不懂科學地放生,對自然生態的平衡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破壞。因此,放生是需要引導的。「有時候,刻意放生會導致動物之間的廝殺,乃是一種本末倒置。」胡野秋如是說。

的確,任何群體若認為自身的生活模式是健康、文明、進步的,都應透過社會的開放討論和時間加以驗證和評價。穩定、長遠的生活樣態,根本上來自於社會成員的自主選擇。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