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大規模填海為香港青年描繪願景

2018-10-19

謝曉虹 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 香港青賢智匯主席 香港菁英會執委

香港的發展遇到很多深層次矛盾的阻礙,土地供應嚴重不足是其中最主要的難題。土地房屋是施政報告的重中之重,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計劃,有必要性及可行性,是長遠解決香港土地問題的重要途徑,富有遠見、造福未來,體現林鄭月娥的擔當精神。

現時不少青年慨嘆「上車難、租樓貴、買樓更貴」。年輕一代對住屋的需求有增無減,何況,辛勤工作,求的是安樂居所。青年人渴望擁有自己的物業,更希望可以「住大一點」、「舒服一點」。但現實是,不少新樓盤越出越小,港人被迫「蝸居」,就算有樓也難以過上舒適的生活。難道,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未來嗎?社會上有聲音希望政府增加房屋供應,但又反對填海增加土地供應,這種思維邏輯不是很奇怪嗎?

反對派反對「明日大嶼」計劃,理由是計劃初步估計造價高達4,000億至5,000億元,會「掏空庫房」、「燃燒儲備」。其實,「明日大嶼」計劃長逾20年,有關開支分開多個財政年度入賬,並非一次過支付,所需資金是特區政府可以承擔的,而且有投資回報。

反對派又指填海工程耗資龐大,以「倒錢落海」來形容填海。新加坡過去50多年,年年填海,填出的土地超過2萬公頃,是「明日大嶼」計劃1,700公頃的許多倍。如果「明日大嶼」計劃是「倒錢落海」,那麼新加坡政府早已破產。

事實是填海得來的土地,其價值遠超過填海的成本。「明日大嶼」計劃除了能夠建立土地儲備、應付長遠住屋需求、改善市民生活環境、為下一代人謀福利外,還可拉動經濟增長,增進就業,提升香港競爭力。

「明日大嶼」計劃還在草擬階段,市民可以從不同角度提出意見,討論應聚焦計劃的具體實施環節,積極建言獻策,而不是「妖魔化」計劃。

「明日大嶼」不僅是一個人工島的規劃願景,更是香港的願景,是為香港青年以及為香港未來描繪願景和規劃。我們要同行,更要前行。期望社會各界以長遠眼光作出抉擇,超越政治爭拗,把握機遇,為青年以及下一代帶來希望。筆者期盼社會各界,特別是青年明辨是非,以前瞻性的目光,支持有利香港未來發展的計劃,齊心協力推動特區政府落實「明日大嶼」計劃,將希望變成現實。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